陕西银河煤业开发有限公司文件
陕银煤发 〔2019〕 110号
陕西银河煤业开发有限公司
关于印发《2020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单位:
为确定2020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指导和完善2020年度安全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现2020年度安全生产任务和工作目标,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要求,从2019年11月21-12月12日,由总经理组织各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部室、区队、车间对矿井进行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特编制了《陕西银河煤业开发有限公司2020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贯彻,遵照执行。
陕西银河煤业开发有限公司
2019年12月13日
陕西银河煤业开发有限公司
2020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第一部分 矿井危险因素
陕西银河煤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300万吨/年,采用斜井开拓,布置主斜井、一号副斜井、二号副斜井、回风斜井四条井筒;主采3#煤层,平均厚度6.14米;井下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1个掘进工作面,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顶板:3#煤层顶板岩性以细粒及粉砂岩为主,中粒及粗粒砂岩次之。岩石较为坚硬,裂隙不发育,强度较大;大部分地段煤层之上有直接顶板分布,面积约占70%,岩性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泥岩,厚度为0.91~12.22m,强度较低。
2.瓦斯:2018年12月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是低瓦斯矿井。矿井最大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50m3/min,相对涌出量0.26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2.48m3/min,相对涌出量0.43m3/t。采煤工作面最大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58 m3/min,掘进工作面最大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30 m3/min。;
3.煤尘:3#煤挥发分39.45%,煤尘具有爆炸性。
4.火灾:3#煤层自燃等级为I类,倾向性质为容易自燃,吸氧量为0.73cm3/g。自然发火期为37天。
5.矿井水害: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40m³/h,最大涌水量为735m³/h,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型。
6.冲击地压:现采3#煤层埋深范围180m—220m,煤层无冲击倾向性。
7.运输提升:主运输斜井坡度16°,采用阻燃型带式输送机运输。辅助运输二号副斜井坡度5.5°,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
8.供电系统: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供电负荷多为一类负荷,井下用电范围广,电气设备多,移动频率高,负荷变化大,供电系统承担采掘、运输、排水、通风等多项重要任务。
9.排水系统:井下污水通过排水管路注入采空区沉淀过滤,净化后清水通过排水管路直接到井底二号水仓和中央水仓,再通过斜井管路排到地面分流;井下污水也可通过排水管路到303盘区水仓,后排到井底二号水仓和中央水仓,再通过斜井管路排到地面污水处理站。
10.环境保护:主要包括污废水排放,化学药剂泄露,油脂泄露等。
11.职业卫生:主要包括有尘肺病,噪声聋,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
12.爆破:井下工作面掘进、回采过程遇冲刷可能需要爆破作业,如果安全技术措施执行不到位,可能发生爆破伤人事故。
13.其他有害因素:其他作业场所的机械设备可能造成的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作业可能造成起重伤害,登高或孔洞临边作业可能造成高处坠落,压力容器可能造成压力容器爆炸,材料库或居住区可能发生火灾,救护队在受灾区域救援过程中可能受到伤害,食堂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公司通勤车辆可能发生车辆事故等有害因素。
第二部分 风险辨识范围
一、按照灾害类型辨识
风险辨识范围包括顶板、瓦斯、煤尘、火、水、冲击地压、提升运输、供电系统、排水系统、环境保护、职业卫生、爆破等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可能引发的各种灾害类型:包括冒顶片帮、瓦斯爆炸、火灾、透水、淹溺、其他爆炸、机械伤害、触电、中毒窒息、放炮、物体打击、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容器爆炸、其他伤害等。
二、按照地点范围辨识
风险辨识范围包括下一年度采掘范围,矿井各大生产系统,和地面主要场所等。
(一)采掘系统范围为:根据矿井三年的生产接续规划,2020年度矿井采掘作业集中在303盘区,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和1个连掘工作面具体为:
1.综采队回采30303工作面。
2.连采队掘进30304/30305工作面顺槽和联巷、南翼支架搬运巷。
(二)通防系统范围为:全矿井所有系统巷道、已回采采空区、通风设施、防尘系统、防尘设施、防火系统、监测监控系统。
(三)防治水系统范围为:采掘工作面,井上下采空区范围,全矿井排水系统,井下各水仓。
(四)机电系统范围为:井下各采掘工作面机电设备管理,井下各变电所和移动变电站,井上下各电气作业地点,地面机房,压风系统及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等。
(五)运输系统范围为:1.矿井皮带主运输系统,地面洗煤厂等及附近所涉及的各系统;2.辅助运输系统。主要为二号副斜井,井下主要辅助运输巷道等。
(六)地面主要场所范围为:地面生产场所、地面重要场所、办公区、住宿区、食堂、材料库等场所。
第三部分 风险辨识评估
2019年11月21日—22日,由总经理刘志军组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邀请“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专家对公司参与2020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管理及技术人员进行了风险辨识评估技术培训。2019年12月3日,由总经理刘志军组织相关领导和各业务部室召开了2020度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专题会议,布置了2020年度风险点排查、风险辨识、风险评估等相关工作,并明确了职责分工。
2019年12月5日,总经理刘志军组织相关领导和各业务部门管理及技术人员分组对矿井井下、地面各生产系统及2020年度采掘范围风险点进行了排查。
2019年12月6日,总经理刘志军组织相关领导和各业务部门管理及技术人员针对风险点排查出的风险分专业分析,各专业采用头脑风暴法开展了风险辨识工作,辨识了风险存在的危害因素和导致事故的类型。
2019年12月9日—10日,总经理刘志军组织相关领导和各业务部门管理及技术人员按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计算公式为D=L×E×C(其中L:发生事件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产生的后果,D表示危险性)对辨识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确定了风险等级。并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方面,对风险制定了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
2019年12月11日,总经理刘志军组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根据各业务部门提供的2020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资料,编制了2020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初稿。
2019年12月12日,总经理刘志军组织相关领导和参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的人员对2020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初稿进行了会审。
一、风险辨识
通过采用头脑风暴法重点对辨识范围内的顶板、瓦斯、煤尘、火、水、提升运输、供电系统、排水系统、环境保护、职业卫生、爆破及其他危险因素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和导致其他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共辨识出主要安全风险58项,具体如下:
(一)顶板
1.30303综采工作面采用大采高回采,受工作面周期来压影响,如果个别支架初撑力未达到设计要求、片帮防护设施不到位、帮部网片未按要求绑扎、措施执行不到位,可能造成综采工作面、胶运顺槽及回风顺槽发生片帮伤人。
2.30303工作面回风顺槽正帮夹矸风化引起片帮,拆管路前如果敲帮问顶执行不到位,可能发生片帮伤人。
3.30304工作面切眼大断面掘进时如果支护不及时,支护质量达不到要求,可能发生冒顶片帮伤人。
4.30304/30305/南翼支架运输巷延伸段工作面两顺槽、联巷掘进时,遇到顶板局部夹矸、过冲刷时如果未及时采取补强措施,可能造成离层冒顶伤人。
5.30304/30305/南翼支架运输巷延伸段工作面两顺槽、联巷掘进时,巷道底部存在泥岩夹矸现象,如果未采取抹砂浆挂网支护措施,可能造成片帮伤人。
6.30304/30305工作面两顺槽掘进时,辅运顺槽各置仓硐室大断面掘进、巷道开口等巷道跨度大,如果未按设计尺寸施工、补强支护措施执行不到位,可能发生冒顶事故。
7.掘进巷道贯通时,如果贯通点支护、通风、积水抽排不到位,可能发生冒顶片帮、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淹溺事故。
8.30303 采煤工作面割煤时如果人员站位不当、机头机尾贯通时若警戒设置不到位,可能发生煤块飞溅伤人。
(二)瓦斯
1.30303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如果通风不良、瓦斯异常涌出可能引起瓦斯超限。
2.30303辅运顺槽尾巷,30304/30305/南翼支架运输巷延伸段掘进工作面如果停风或风量不足可能引起瓦斯超限。
(三)煤尘
1.30303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割煤,30304/30305/南翼支架运输巷延伸段掘进工作面连采机掘进割煤时,如果降尘措施不到位,可能造成工作面空气中煤尘浓度超限。
2.如果煤尘在巷道内堆积,可能引起煤尘超限。
(四)火
1.30303工作面采空区如果遗煤多,工作面回采推进速度慢,漏风可能引起煤层自然发火。
2.井下皮带或机械设备摩擦产生的火花如果遇到可燃物可能引发火灾。
(五)水
1.30303工作面回采时如果导水裂隙带导通松散层含水层,可能引起顶板突水。
2.30304掘进工作面在掘进切眼期间接近BK8钻孔时,如果钻孔封闭不良,可能引起掘进面突水。
3.30303、30302采空区巷道低洼区域如果闭墙水位升高,产生大量积水,未及时进行有效疏放,可能导致透水。
4.30303回采工作面在雨季期间,如果遇极端天气,雨水通过采空区裂缝导入井下可能发生透水。
5.30303工作面回采期间过BK3钻孔,如钻孔封闭不良,可能造成流沙、含水层水通过钻孔涌入井下工作面,发生水灾。
(六)运输提升
1.主斜井输送带,如果带面受损,重载运行,可能导致胶带断裂、逆转,斜井皮带和煤块滚落掩埋大皮带机尾,造成人员伤亡。
2.30304/30305/南翼支架运输巷延伸段掘进工作面连采设备调机,如果人员操作不当,附近人员站位不当,行车时行人,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3.井下各种车辆调车,如果人员操作不当,附近人员站位不当,行车时行人,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4.二号副斜井如果运输车况不完好、人员操作不当或巷道结冰,可能造成跑车、翻车、挤压、碰撞,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 < >井下转载破碎机检修时如果人员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设备误动作伤人。常用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风险矩阵法、因果分析图法、事故树分析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等,本次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逐项评估。该方法采用与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估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D=L×E×C。其中:L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表示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表示可能造成的后果、D表示危险性。D值大于等于270,确定为重大安全风险,用红色表示;小于270、大于等于160,确定为较大安全大风险,用橙色表示;小于160、大于等于70确定为一般安全风险,用黄色表示;小于70,确定为低安全风险,用蓝色表示。评估参数详见表1,煤矿安全风险
评估值(D)与安全风险等级对应关系及对应颜色表示详见表2。
发生事件的
可能性(L)
|
暴露于危险环境
的频繁程度(E)
|
产生的后果(C)
|
分数
|
可能程度
|
分数
|
频繁程度
|
分数
|
后果严重程度
|
10
|
完全可
能预料
|
10
|
连续暴露
|
100
|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
6
|
相当可能
|
6
|
每天工作
时间暴露
|
40
|
灾难,数人死亡
|
3
|
可能、但
不经常
|
3
|
每周一次
|
15
|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
1
|
可能性小,
完全意外
|
2
|
每月一次
|
7
|
严重,重伤
|
表1 评估参数表
表2 煤矿安全风险评估值(D)与安全风险等级对应关系表
序号
|
风险评估值(D)
|
风险等级
|
颜色名称
|
颜色
|
1
|
D≥270
|
重大风险
|
红
|
|
2
|
270>D≥160
|
较大风险
|
橙
|
|
3
|
160>D≥70
|
一般风险
|
黄
|
|
4
|
70>D
|
低风险
|
蓝
|
|
风险评估表中,三种因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可能造成的后果)具体取值由评估人员根据评估参数表,结合自身从业经验,在评估会议上经过评估人员广泛讨论,形成共同意见得来。具体安全风险评估表详见附件1。
评估结论:
通过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共辨识出58项风险,其中重大安全风险共15项;较大安全风险7项;一般安全风险31项,低安全风险5项。安全风险清单详见附件2、3、4、5。
第四部分 风险管控措施及成果应用
针对辨识评估出的重大安全风险(重大安全风险清单详见附件2),采用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救援等方面来降低、替代、转移、隔离、控制风险。
依据辨识评估成果,我公司在制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时,需加强对各类重大安全风险的管控,并及时完善各类安全技术措施、作业规程、2020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写。
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及成果应用具体如下:
(一)30303综采工作面采用大采高回采,受工作面周期来压影响,如果个别支架初撑力未达到设计要求、片帮防护设施不到位、帮部网片未按要求绑扎、措施执行不到位,可能造成综采工作面、胶运顺槽及回风顺槽发生片帮伤人
管控措施及成果应用:
1.作业前进行安全确认,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工作,靠近巷道回采正帮区域设置警戒;
成果应用:每班作业前由跟班队干及班组长负责组织落实,作业前进行安全确认、执行敲帮问顶工作,并安排专人设置警戒,防止作业人员进入片帮区域。
2.确保工作面液压支架、胶回顺槽超前支架组初撑力满足规程要求、护帮板按规定及时伸出,架前护网、回风顺槽行人侧托盘防护、护网等安全设施到位,巷道帮顶锚网索支护齐全有效;
成果应用:工作面中部采用ZY15000/33/67D型液压支架、端头采用ZYT15000/30/55D型液压支架、过渡采用ZYG15000
/33/67D型液压支架、超前支护采用ZQL2×6400/24/48D型支架组进行支护。综采工作面辅运、胶运及回风顺槽巷道顶部采用Φ18×2000mm左旋螺纹钢锚杆支护,锚杆间排距1000×1000mm。辅运左帮采用塑料网+Φ18×2000mm玻璃钢锚杆支护,间排距1000×1000mm,辅运右帮采用Φ6.5钢筋网+Φ18×2000螺纹钢锚杆支护,间排距1000×1000mm。胶运左帮采用Φ6.5钢筋网+Φ16×1800mm圆钢锚杆支护,间排距:1100×1000mm。回风顺槽左帮采用塑料网+Φ18×2000mm玻璃钢锚杆支护,间排距800×1000mm。回风顺槽右帮采用Φ6.5钢筋网+Φ16×1800mm圆钢锚杆支护,间排距1000×1000mm。胶辅运每隔60m在联巷开口与透口位置施工3根Φ15.24×7000mm锚索进行补强支护。公司领导、各级管理人员、区队技术员、班组长及相关人员,严格对照规程要求开展检查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方案和建议并要求落实。
3.按制度进行巷道顶板离层监测、巷道围岩变形观测。
成果应用:矿压观测设备使用山东尤洛卡KJ216型矿压综合监测系统。综采工作面胶运及回风顺槽顶部每隔180m左右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安设一台围岩移动传感器(GYW300)进行在线监测,根据巷道围岩变形量,采煤技术员每月进行三次分析预报,指导工作面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实现安全生产。
(二)30304工作面切眼大断面掘进时如果支护不及时,支护质量达不到要求,可能发生冒顶片帮伤人。
管控措施及成果应用: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成果应用:每班作业前由跟班队干及班组长负责组织落实,作业前进行安全确认、执行敲帮问顶工作。
2.扩帮滞后掌子头距离、锚索支护质量、空顶距等要求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成果应用:锚索规格为Φ15.24×7000mm,托板250×250×20mm,锚固端长度1200mm,锚索滞后迎头5-25m,否则停止掘进。根据工作面顶板实际情况,若顶板稳定较好,无裂隙、无构造且顶煤大于1.0m时最大空顶距为10m;顶煤在0.5-1.0m范围内时,最大空顶距为8m;当顶煤小于0.5m时施行短掘短支,并进行挂网支护;当遇顶板破碎、离层、遇构造带、漏顶等特殊情况时必须挂网并加密支护锚杆及补打锚索。
3.空顶范围按要求设置警戒,掘进完毕及时进行点柱支护;
成果应用:每班作业前、后由跟班队干及班组长负责安排专人在空顶区域设置警戒,防止作业人员进入空顶区域。 木点柱支护跟随破碎机后每10m支护一根,距切眼副帮距离为4.8m。
4.安装顶板离层仪进行观测。
成果应用:矿压观测设备使用山东尤洛卡KJ216型矿压综合监测系统。30304切眼掘进完毕后,在切眼开口、透口及每个调车硐室口各安设一台围岩移动传感器(GYW300)进行在线监测。
(三)30303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如果通风不良、瓦斯异常涌出可能引起瓦斯超限。
管控措施及成果应用:
1.合理配风,保持良好通风,有效稀释瓦斯;
成果应用:编制采煤工作面瓦斯防治措施,根据《MT/T 634-2019 煤矿矿井风量计算方法》编制配风计划,采煤工作面配风量不小于2428 m³/min,每旬测定采煤工作面风量。
2.回风隅角安设瓦斯传感器,确保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行;
成果应用:采用常州天地KJ95X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安装KJF16B型瓦斯传感器,吊挂在距帮不小于200mm,距顶不大于300mm的位置,安排安全监测监控人员24h值班,及时响应,进行故障处理。
3.瓦斯检查员每班至少检查两次回风隅角瓦斯浓度,杜绝漏检、假检。
成果应用:瓦斯检查员必须持证上岗,入井携带CJG10型光学瓦斯检测仪、JCB4型便携式瓦斯检测仪检查瓦斯。每月制定瓦斯检查地点设置计划,监督瓦检员按照操作规程认真检查瓦斯,并遵守瓦斯巡回检查汇报制度。
(四)30303辅运顺槽尾巷,30304/30305/南翼支架运输巷延伸段掘进工作面如果停风或风量不足可能引起瓦斯超限。
管控措施及成果应用:
1.确保局部通风机持续运转,位置安设符合规定,严禁循环风、微风、无风作业;
成果应用:根据掘进工作面需风量,选择型号为FBDYNO.
6.3,功率为2*30KW的局部通风机,Φ800*10000mm型风筒,局部通风机配备“三专两闭锁”、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器。保证局部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小于10m,保证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
2.确保风筒接口严密不漏风,无破口,风筒出口到掘进头距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成果应用:风筒必须反压边,逢环必挂,吊挂平直,每班巡查风筒吊挂、漏风情况,及时修补破口。
3.按要求安设瓦斯传感器,确保甲烷电、风电闭锁功能灵敏可靠;
成果应用:采用常州天地KJ95X型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距掘进头5米范围内安设KJF16B型瓦斯传感器,距帮不小于200mm,距顶不大于300mm的位置,安排安全监测监控人员24h值班,及时响应,进行故障处理。
4.瓦斯检查员每班至少两次检查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杜绝漏检、假检。
成果应用:瓦斯检查员必须持证上岗,入井携带CJG10型光学瓦斯检测仪、JCB4型便携式瓦斯检测仪检查瓦斯。每月制定瓦斯检查地点设置计划,监督瓦检员按照操作规程认真检查瓦斯,并遵守瓦斯巡回检查汇报制度。。
(五)30303采煤工作面,30304/30305/南翼支架运输巷延伸段掘进工作面连采机掘进割煤时,如果降尘措施不到位,可能造成工作面空气中煤尘浓度超限。
管控措施及成果应用:
1.采煤机、连采机内外喷雾压力符合要求,除尘风机运行正常;
成果应用:综采机安装126个S254283型内喷雾装置,20个DN20型外喷雾装置,连采机安装有内、外喷雾装置。内喷雾压力不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小于4Mpa,内喷雾不能正常使用时,外喷雾压力不小于8Mpa。
2.工作面合理配风,稀释煤尘并减少扬尘;
成果应用:编制采煤工作面粉尘防治措施,根据《MT/T 634-2019 煤矿矿井风量计算方法》编制配风计划,采煤工作面配风量不小于2428 m³/min,每旬测定采煤工作面风量,将采煤工作面风速控制在最优除尘风速1.5-2.5m/s范围内。
3.安设喷雾降尘装置,生产期间保证工作面进、回风巷、架间、转载机等处喷雾正常。
成果应用:在综采工作面安装全断面喷雾装置,液压支架喷雾装置在降柱、移架时必须自动喷雾、洒水,每班至少冲洗一次采煤工作面积尘,并将沉积在底板的煤尘及时清理,不得出现连续长度超过5米,厚度超过2毫米积尘。
(六)30303工作面采空区如果遗煤多,工作面回采推进速度慢,漏风可能引起煤层自然发火。
管控措施及成果应用:
1.加快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采取正规循环作业,提高回采率,尽量减少采空区遗煤;
成果应用:保证采煤工作面每月推进进度不少于120米,沿顶底割回采,每班必须将工作面、两端头浮煤清理干净,浮煤堆积厚度不超过200mm。
2.及时封闭与采空区联通的巷道,在工作面进风隅角设置挡风设施,定期巡查、填埋采空区塌陷区域,防止地面与采空区导通,减少采空区漏风;
成果应用:超前工作面煤壁10-15m时,在联巷必须及时砌筑防火墙,回采结束后在37天内必须封闭采空区;工作面进风隅角采用不燃性材料作为挡风帘,四周遮挡严密;至少每旬组织一次采空区塌陷区域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
3.严格执行黄泥灌浆、注氮、喷洒阻化剂综合防灭火措施;开展火灾预测预报工作,防止采空区着火。
成果应用:按照矿井年度综合防灭火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黄泥灌浆采用ZLJ-60胶体制备机,采取随采随灌方式;注氮系统采用碳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氮DT-700/8型注氮,间隙性注氮方式;同时采用喷洒阻化剂系统BH-66/15-G型,每天喷洒一次。
(七)30304/30305/南翼支架运输巷延伸段掘进工作面连采设备调机,如果人员操作不当,附近人员站位不当,行车时行人,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管控措施及成果应用:
1.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成果应用:连续采煤机司机必须经过特种作业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其他车辆司机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上岗。
2.严格按照连采设备调机标准化作业流程操作;
成果应用:公司组织制定连采设备调机标准化作业流程,区队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各级管理人员和安全检查员现场监督落实情况。
3.连采设备调机施行监护制。
成果应用:连采设备调机时,须由当班跟班队长或班长现场统一指挥,并对调机全过程的安全进行监护,调机时指挥人员要站位正确,口令清晰,操作人员没有听清口令严禁操作。
(八)井下各种车辆调车,如果人员操作不当,附近人员站位不当,行车时行人,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管控措施及成果应用:
1.司机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成果应用:所有驾驶员必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辆驾驶证”C1及以上证件。专职驾驶员需持有防爆胶轮车司机证,特种车辆需取得特种作业证并在安全监察部备案。
2.严格执行辅助运输管理制度;
成果应用:机电动力部制定颁发《辅助运输管理办法》,全体职工必须严格执行。调车时应先观察调车位置附近有无障碍物和行人,确保安全方可调车。调车时应提前鸣笛警示,确保周围人员躲至安全位置,严禁在视线不清、施工作业区域内、水仓口等地点调车。
3.车辆各种装置齐全、完好可靠,并定期检测维护。
成果应用:入井防爆车辆各种装置齐全,完好可靠,辅助运输队每班对运行车辆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每周对车辆上线检测,严禁不合格防爆车辆入井。
(九)二号副斜井如果运输车况不完好、人员操作不当或巷道结冰,可能造成跑车、翻车、挤压、碰撞,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管控措施及成果应用:
1.司机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成果应用:所有驾驶员必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辆驾驶证”C1及以上证件。专职驾驶员需持有防爆胶轮车司机证,特种车辆需取得特种作业证并在安全监察部备案。
2.严格执行辅助运输管理制度;
成果应用:公司2019年11月重新修订下发了最新的《陕西银河煤业开发有限公司辅助运输管理办法(修订)》,公司所属各单位积极组织学习本办法,同时要求全体人员认真贯彻执行。
3.车辆各种装置齐全、完好可靠;
成果应用:地面设置SV-13型无轨胶轮车安全检验系统一套,机电动力部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图纸、管理台账,辅运队负责日常入井设备检修和检查(建立检修记录和检查记录);机电动力部负责无轨胶轮车年度检测检验工作,负责年度设备大修及更新改造。
4.二号副斜井设置阻车装置、车辆失速保护装置、交通管控信号灯和车辆位置监测系统等安全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测维护;
成果应用:二号副斜井950米、1150米、1200米、1750米、1800米设置5套WSKB-Z型阻拦索吸能器系统,在二号副斜井弯道处设置KXJ127W(A)型交通管控信号装置一套,斜井每隔150米设置一组1200*1200*2000规格阻车装置,在斜井设置5台KJ69J型车辆位置监测分站,机电动力部负责建立设施技术档案、图纸、管理台账,负责年度设施大修及更新改造;辅运队负责设施日常维护(建立检修记录和检查记录)。
5.严格执行结冰不行车规定。
成果应用:井口暖风机房配备了4台型号为WSRF-25/40/
3.5-S的暖风机向二号副斜井供暖风,保证井筒不结冰。日常由机电队对暖风机进行检修维护,确保暖风机正常运行。辅助运输队每班安排专人对二号副斜井井筒进行巡查,如有结冰情况,及时处理后方可允许车辆通行。
(十)井下转载破碎机检修时如果人员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设备误动作伤人。
管控措施及成果应用:
1.由专职检修人员负责检修工作;
成果应用:破碎机检修工作必须由专职检修人员操作。专职检修人员必须对破碎机及相关电气设备的性能、原理、结构及检修操作流程掌握。
2.严格执行破碎机停送电制度、操作规程和标准化作业流程;
成果应用:破碎机检修时严格执行《公司停送电管理规定》。各区队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停送电作业,严格执行“谁检修、谁停电、谁挂牌”和“谁检修、谁摘牌、谁送电”的停送电原则。所有开关隔离手柄在切断电源时都应闭锁,具备上锁功能的必须上锁,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示牌 。检修作业过程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流程操作。
3.破碎机闭锁装置齐全、灵敏可靠,定期试验;
成果应用:破碎机启停、闭锁装置必须灵敏可靠,每天由检修人员进行试验,保证完好可靠。
4.对滚筒旋转区域进行防护。
成果应用:对破碎机破碎滚筒及转动部位设置全覆盖钢板。
(十一)检修井上下齿辊破碎机时,检修人员如果操作不当或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会造成设备误动作伤人。
管控措施及成果应用:
1.由专职检修人员负责检修工作;
成果应用:成果应用:破碎机检修工作必须由专职检修人员操作。专职检修人员必须掌握破碎机及相关电气设备的性能、原理、结构及检修操作流程。
2.严格执行破碎机停送电制度和检修作业制度;
成果应用:破碎机检修时严格执行《公司停送电管理规定》。各区队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停送电作业,严格执行“谁检修、谁停电、谁挂牌”和“谁检修、谁摘牌、谁送电”的停送电原则。所有开关隔离手柄在切断电源时都应闭锁,具备上锁功能的必须上锁,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示牌 。检修作业过程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流程操作。
3.破碎机闭锁装置齐全、灵敏可靠,定期试验;
成果应用:破碎机启停、闭锁装置必须灵敏可靠,每天由检修人员进行试验,保证完好可靠。
4.定期检查卡阻器完好。
成果应用:设置两组卡阻器,每班对卡阻器完好情况进行检查,每半年对其性能进行试验,保证其完好可靠。
(十二)30303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移动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板车脱轨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管控措施及成果应用:
1.设备列车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成果应用:电液控液压设备列车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操作,必须掌握整个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并做到会使用、会维护、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性故障。
2.移动设备列车时严格执行设备列车操作规定;
成果应用:公司制定设备列车操作流程,综采队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移动设备列车前,在作业范围内的联巷以及设备列车前后巷道设置警戒,跟班队干必须全程现场监护。
3.各种安全保护齐全、灵敏可靠,定期对设备、安全设施进行检修维护。
成果应用:在设备列车上安设5组急停闭锁、一套华宁语音通讯、两组泵站启停闭锁安全保护装置,每天对装置进行试验、检修维护,保证安全保护装置完好可靠。
(十三)井上下各设备转动和传动部位,如果防护罩等防护设施失效,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
管控措施及成果应用:
1.设置警示标志,严禁人员靠近机械转动部位;
成果应用:对各系统设备转动部位设防护装置并挂警示标识,管理人员或检修人员需要不定期或定期检查,发现丢失或损坏的,及时安排人员补充或更换。
2.所有机械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位以及皮带机机头、机尾、驱动滚筒、改向滚筒处必须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
成果应用:所有机械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位以及皮带机机头、机尾、驱动滚筒、改向滚筒处必须加装钢板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
3.对防护罩定期检查完好;
成果应用:每班对防护罩的连接部位和防护性能进行检查,保证完好可靠。
4.检修作业取下防护罩时必须停机、闭锁、挂牌。
成果应用:检修作业需要取下防护罩时,必须按照停送电管理规定,对设备进行停机、闭锁、挂牌管理。
(十四)电气作业时,如果违章操作电气设备、停送电制度执行不到位,可能造成人员触电伤亡。
管控措施及成果应用:
1.电气设备停送电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成果应用:执行停送电工作的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非专职人员禁止操作或执行停送电工作。
2.严格执行停送电管理制度;
成果应用:机电动力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编制《公司停送电管理规定》。各区队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停送电作业,严格执行“谁检修、谁停电、谁挂牌”和“谁检修、谁摘牌、谁送电”的停送电原则。所有开关隔离手柄在切断电源时都应闭锁,具备上锁功能的必须上锁,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示牌。
3.电气设备各项保护齐全、灵敏可靠,定期进行试验;
成果应用:必须保证防爆电气设备的接地、漏电、过载等
保护齐全、灵敏可靠,安排电气作业人员定期对各种保护按规程要求进行试验,保证正常可靠。
4.定期对绝缘用具的绝缘性能进行检测。
成果应用:每半年由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对绝缘用具的
绝缘性能进行一次检测,保证绝缘性能良好。
(十五)登高作业如果防护设施不完善,可能坠落造成人员伤亡。
管控措施及成果应用:
1.登高作业人员身体状况良好;
成果应用:严禁患有高血压、高度近视、饮酒和身体不适人员从事登高作业。
2.登高作业现场必须要有专人监护方可作业;
成果应用:登高作业现场必须由跟班队干或班长现场监护,保证现场作业环境安全后方可作业。
3.登高平台搭建安全可靠,定期检查;
成果应用:登高平台搭建安全可靠,防护栏不得低于1.2米。使用车辆作为平台时,必须要有限高和闭锁装置。使用梯子时需有专人扶梯。对于常用的平台需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4.使用合格的安全带、安全绳等防护用品,使用前必须检查。
成果应用:安全带、安全绳必须合格可靠,使用前必须检查其安全性能。使用时挂在牢固的地方,高挂低用,严禁打结、续接。
附件:1.安全风险评估表
2.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3.较大安全风险清单
4.一般安全风险清单
5.低安全风险清单
6.重大安全风险作业区域作业人员上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