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912-3510400
安全管理

“电子围栏”如何护好煤矿安全

日期:2024-05-13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庞甜

        “电子围栏”广泛应用于掘进工作面、煤仓、密闭墙、带式输送机等井下关键危险区域的安全预警,避免事故发生。

        要防止掘进作业现场的事故,关键在于作业现场安全负责人的责任落实,配合“电子围栏”的防护和预警可以较好地避免事故发生。

        近期,山西省接连发生两起煤矿事故。其中,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井下发生的事故,是吕梁市2023年以来发生的第6起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同样是掘进工作面,山西省近1个月内还发生了另外4起掘进机伤人事故。

        面对事故频发,受访人士认为,相关人员安全意识松懈、未能有效处理隐患是主要原因。山西省虽然出台政策推进“电子围栏”,但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始终在于安全制度是否得到严格执行,安全培训是否到位,事故隐患是否得到排查。因此,“电子围栏”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防护系统,更应该是融入煤炭人自觉的安全意识。

        ■强化井下危险作业区域管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火灾与消防工程研究所所长吴兵告诉记者,煤矿巷道掘进有爆破破碎煤岩体掘进、机械破碎煤岩体掘进两种方式。“由于掘进速度快、效率较高,所以当前煤巷掘进大部分采用掘进机机械破碎掘进。机械掘进的工作面包含多道工序,作业场所设施设备多,破碎的煤体堆积,加上截割煤壁、落煤铲运会产生大量煤尘,以及顶板悬顶,可能发生冒落。因此,作业现场危险源较多,需要按危险区域进行管理。”

        在近期发生的多起掘进机伤人事故中,司机未对设备周围进行安全巡视、未确认作业人员安全撤离便进行操作,成为事故的主要原因。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发布的信息显示,山西忻州神达集团万鑫安平煤业有限公司井下机电事故中,该矿作业人员在掘进工作面迎头施工锚索时,因掘进机截割头突然启动造成伤亡。

        更早之前,在山西朔州晋能控股集团轩岗煤电麻家梁煤矿,作业人员在未取得掘进机操作资格证、未认真对设备周围进行安全确认的情况下,启动掘进机截割头,导致右帮底板上的风管突然卷入风管,使违章站在截割头附近的矿工发生事故。

        为应对近期频发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山西省能源局近日下发《关于推进全省煤矿井下危险作业区域安设“电子围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为强化井下危险作业区域管理,有效防范相关事故,提高矿井本质安全水平,将推进在山西省煤矿井下危险作业区域安设“电子围栏”。

        ■推进安设“电子围栏”

        《通知》显示,“电子围栏”又称人员接近防护系统,是一种安全防护系统,广泛应用于掘进工作面、煤仓、密闭墙、带式输送机等井下关键危险区域的安全预警,其规定的安设地点包括掘进工作面的掘进装备、锚护装备和辅助作业装备。该系统通过精准人员定位、红外感应技术、机器视觉识别技术等手段,实现作业人员进入掘进工作面有关装备的预警区域范围时,系统自动触发声光报警提示,进入危险区域范围时触发装备停机。

        其实,“电子围栏”一类的危险区域人员识别和报警设备并不新鲜。山西省能源局2023年印发的《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定管理办法》明确指出,掘进系统的评分指标包括“实现危险区域人员接近、违章作业等报警、联动停机保护”。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此前印发的《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也鼓励有条件的煤矿建设掘进工作面综合监测系统,实现各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并采用AI技术实现人员入侵、违规操作识别报警。

        吴兵告诉记者:“在煤矿掘进工作面,掘进机司机无法观测所有可能进入作业区域的方位,也无法同时观测到这些位置是否有无关人员进入。”他认为,“电子围栏”的使用对保障非许可人员进入危险区时,操作司机及时采取停机等处置措施具有重要作用。“但这并不是防止该类事故发生的根本措施,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责任落实才最重要。”

        ■落实责任至关重要

        吴兵进一步解释,掘进机司机是现场作业的主要责任人,作业时应对作业现场的状况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除。“由于作业位置和现场能见度受到影响,所以进入作业区域的人员必须处于安全位置才能进行作业,几起事故均反映出作业现场的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若能实现掘进面的无人化,上述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但有业内人士指出,掘进工作面的智能化、无人化建设存在较多技术难点,推进缓慢。尽管在智能化建设的有关指导政策中,能看到掘进过程远程控制、惯性导航、数字孪生等技术要求,但对很多煤矿来说,经过智能改造的掘进机其实并不好用,日常生产中也不是很放心使用。

        所以,要控制掘进面事故发生,仍要从安全意识抓起。有分析人士指出,之所以会有“电子围栏”一类的违规报警设备,就是因为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如果人人安全意识充足,那这种设备就不再有必要。吴兵也表示,要预防掘进作业现场的事故,关键在于作业现场安全负责人的责任落实,配合“电子围栏”的防护和预警,可以较好地避免事故发生。

        吴兵强调,煤矿根本危险源管控和现场作业管理,只能由现场作业人员完成,监管只是辅助和保障手段。因此,落实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落实责任,需要加强对现场作业安全负责人以及所有作业人员安全认知、安全能力的培训,改进作业前警示以及实际作业过程中的监管。除此之外,发生事故后的责任追究也非常重要。只有将培训考核、风险预控、过程监督和责任追究相结合,才能规范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杜绝事故的发生。”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