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斋月出口减量遇冷!国内煤价倒挂加剧,南北煤市分化
【热点速递】
斋月遇上煤价倒挂,南北市场分化。2025年4月5日,印尼斋月煤矿减产致出口受限,但国内贸易商反应冷淡!据秦皇岛煤炭网4月3日数据,环渤海港口5500K动力煤报价665-675元/吨,较年初下跌100元/吨,与进口煤价倒挂超50元/吨。与此同时,山西炼焦煤异动:临汾高硫肥煤竞拍价飙至800元/吨,半月暴涨300元;新疆动力煤承压:地销煤价再降5-15元/吨,矿商面临亏损风险;电厂策略反转:沿海电厂库存维持20天高位,暂停长协煤采购,转向市场煤(华东某电厂证实)。
【矛盾核心】
印尼斋月减量未撼动国内高库存,南北煤价分化加剧,陕蒙4400万吨新产能能否破局?
南北煤价分裂:山西“火”新疆“冰”的背后逻辑
1. 山西炼焦煤“越限越涨”,环保整改成推手。山西作为炼焦煤主产区,近期因环保检查加码陷入“限产涨价”怪圈。 临汾高硫肥煤:3月中旬竞拍价仅500元/吨,4月1日飙至800元/吨,涨幅75%(中基煤炭数据);吕梁低硫主焦煤:单日涨40-50元/吨,部分煤矿因煤矸石堆放问题被责令整改,产能缩水30%;市场反馈:“环保限产导致现货紧缺,钢厂刚需采购被迫高价接货”(山西某贸易商称)。
2. 新疆动力煤“跌跌不休”,运力卡住咽喉。与山西形成鲜明对比,新疆动力煤陷入“产得出、运不走、卖不动”困局。 地销价连降:4月初再跌5-15元/吨,部分矿区报价跌破成本线;外运瓶颈:出疆铁路运力有限,煤炭积压致库存周转周期延长至20天以上;需求萎缩:本地电厂采购意愿低迷,叠加陕蒙低价煤东送,新疆煤竞争力持续弱化。
3. 环渤海港口:高库存压制下的“躺平”行情 。作为南北煤炭运输枢纽,环渤海港口现状折射全国矛盾;库存高位:秦港670万吨库存较去年同期高12%,曹妃甸港1369万吨创年内新高;成交冷清:5500K动力煤报价665-675元/吨,贸易商称“倒挂严重,采购即亏损”;运输变量:大秦线检修日均运量降至100万吨,但电厂补库需求未明显释放。
争议焦点:三大矛盾引爆全民热议
① 进口减量VS高库存:谁的“护城河”更坚固?
正方:印尼斋月减量+国能暂停进口,4月进口或再降200万吨,倒挂可能缓解;
反方:沿海电厂库存17天+陕蒙增产4400万吨,进口依赖度持续下降。
② 陕蒙增产悖论:为何救不了新疆煤价?*
运输卡脖子:新疆煤炭外运依赖有限铁路网,陕蒙产能释放加剧区域竞争;
政策倾斜:大秦线、蒙冀线优先保障“三西”煤炭东运,新疆煤炭“出疆难”。
③ 环保限产双刃剑:山西模式能否复制?
短期红利:环保整改致山西炼焦煤供给收缩,价格半月涨43%;
长期风险:若其他产区效仿限产,或加剧全国煤炭市场波动。
头条热评方向:引爆评论区
1. 电厂策略争议:
“长协价成摆设!市场煤便宜100元,电厂凭啥不换?”
“库存17天就敢硬刚进口煤?电厂是真牛还是赌运气?”
2. 区域分化矛盾:
“山西涨300,新疆跌15,煤价也搞‘地域歧视’?”
“陕蒙狂产4400万吨,新疆矿商却在流泪,运输不背锅?”
3. 政策与市场博弈:
“环保限产让山西煤价起飞,全国能抄作业吗?”
“进口煤倒挂50元,国家该出手管管吗?”
(本文章榆林煤炭网独家发布,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 美国重启煤炭开采,中国释放1900万吨产能!全球能源政策对冲04-10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今年煤炭市场供需将相对宽松04-10
- 2025年国内煤炭需求预计小幅增长04-10
- 国家能源集团首次亮相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04-10
- 特朗普为何要“扶”美国“濒死”的煤炭业04-10
- 全国铁路4月9日实行新的货物列车运行图04-10
- 进口煤“高成本”遇冷,内贸煤能否逆袭?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