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政策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另外一种可能—探秘浙江台州黄岩石窟
2025-02-27
来源:格山生态 责任编辑:王宇宇

       在浙江台州黄岩的群山之间,隐藏着一处历经千百年岁月洗礼的采石胜景——黄岩石窟,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图片

       历史渊源:千年采石的岁月沉淀

       黄岩石窟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的黄岩先民就开始在此采石,用于造桥铺路、建造房屋等。唐代名将薛仁贵建永宁县城时,也曾在此采石筑城。此后,元、明等朝代为了修筑城墙抵御外敌,采石活动持续不断,历经数百年的开凿,逐渐形成了如今鬼斧神工般的多个百米高石板仓和几十处人工洞穴。

图片

       独特景观:自然与人文的完美交融

       天然岩画在洞窟岩壁上,矿物质从岩缝中渗透出来,构成了巨大神奇的天然壁画,斑斓遍布,如锦似绣,被列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这些岩画形象逼真,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的历史变迁。景区内的“中国帝王博览馆”是一大亮点,在长220余米的隧洞里,塑造了从原始社会至清末的1050个历史人物塑像,生动地展现了中华五千年的帝皇史,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厚重。

图片

       区内水域广阔,碧水蜿蜒,洞洞相连。游客可以体验“空山泛舟”的独特闲情逸致,在静谧的洞窟中,感受那份别样的意境。石窟经过千百年的开凿,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洞窟迂回盘绕,石梁横卧,洞穴密布,从顶上看石仓似一口口巨井,从下面往上看,近百米的头顶上只有小小的一方蓝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景区焕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2023年起,由徐甜甜/dna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的黄岩石窟活化利用项目,采用“建筑针灸”式的最小干预方式对石窟进行生态修补与激活。如今,焕新后的黄岩石窟景区由3个各自独立又彼此联通的洞窟组成,融入了咖啡简餐、品牌快闪、现场演出、艺术展览等现代元素,传统与革新在这里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图片

       对废弃矿山二次利用的启迪

       黄岩石窟的成功转型,为废弃矿山的二次利用提供了宝贵的思路。首先,它启示我们深入挖掘废弃矿山的历史文化价值,以文化为核心,让矿山遗址成为承载历史记忆与地域文化的载体,像黄岩石窟将千百年采石历史化作独特景观,吸引游客前来探寻历史脉络。

       其次,在生态修复方面,采用最小干预的方式,尊重自然本底,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修补与激活。避免大规模的破坏式改造,保留矿山原始的地貌与生态特征,实现生态与发展的和谐共生。

       再者,创新开发利用模式,打破传统思维,将现代生活元素融入其中,打造多元化的旅游体验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从而提升废弃矿山的吸引力和经济价值,让废弃矿山重焕生机,成为集文化、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