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
2025-03-23

                       

  神木市孙家岔镇河西联办煤矿有限公司是一家经陕西相关工商管理机构正规注册,依法经营的企业,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孙家岔镇刘石畔村,这里环境优美,交通方便。主要经营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洗选,企业自经办以来,务实经营,经营业务认知度不断上升,其事业成就得到了市场及行业同仁的一致认可。

 

一、矿井基本情况

(一)矿井概况

河西联办煤矿为证照齐全、合法、有效的生产矿井,位于陕西省神木市西北约35km处,隶属陕西省神木市孙家岔镇管辖。矿井井田面积:1.5384km²,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现开采煤层:5-2煤层。根据《陕西省神木县河西联办煤矿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开采设计》,全井田共划分为两个开采水平,其中 2-2、3-1、4-2及4-3煤层为一水平,已于2023年6月回采结束封闭;现开采水平为二水平,开采煤层为5-2煤层。

(二)证照情况

矿井证照齐全有效,安全生产条件符合《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等规定。

证照名称

颁发机关

证照编号

有效期限

工商营业执照

神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916100007135061593

长期

采矿许可证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

C6100002009081120034481

有效期2024年7月26日至2029年7月26日

安全生产许可证

陕西省应急管理厅

陕MK安许证字〔2024〕0119号

2024年4月30日

至2027年4月29日

 

(三)矿井整体托管及标准化定级情况

大同市矿山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各级政府规定,于2024年4月30日重新办理完毕《安全生产许可证》,完成煤矿整体托管工作,承托双方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托管文件要求,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工作。2024年4月16日至17日,省应急厅组织对河西联办煤矿进行了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定级考核,于6月6日公示通过,矿井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标准化自查自改工作,始终保持二级标准。

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一)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情况

项目部配齐了“五职”矿长、“五科”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符合规定要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有安全科、生产技术科、通防科、机电科、防治水和地质测量科、调度室、培训科等职能科室;设有机运队、综采队、综掘队、探水队等生产区队。

矿方设置安全督导组和技术督导组两个管理机构,配备主要负责人1人、安全管理人员10人(其中安全督导组6人,技术督导组4人),符合规定要求。

矿井现有从业人员285人,其中主要负责人1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7人、特种作业人员72人、其他从业人员165人,所有人员均持证上岗。

)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矿井制定了《河西煤矿2024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工作。矿井充分利用每月停产1天培训和专项培训,集中组织全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观看全国全省煤矿事故警示教育片;学习《两办意见》《八条硬措施》《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等上级文件会议精神,重点对应急预案、避灾路线、自救器使用等应急逃生方面进行培训,切实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三项岗位人员按照矿和上级部门下达的培训计划,按时参加外委培训,新上岗其他从业人员全部外委培训。建立完善了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各级岗位人员均持证上岗。

(三)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情况

矿井建立健全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考核制度、安全结构工资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40余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矿井建立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完善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及管理制度。每月由矿长组织开展一次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检查和隐患大排查,每月由分管副矿长组织开展两次专业排查,查出问题严格按照“五定”原则组织落实整改,闭合管理。同时,按照上级会议文件要求及时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按时上报。针对上级部门检查问题,立即组织落实整改,形成整改报告向神木市能源报告复查验收闭合管理。

经风险研判,四季度矿井重大风险分别为采掘工作面煤尘爆炸风险、采面结束不及时封闭采空区自然发火风险、上覆砂岩裂隙水和地表水通过裂隙进入5-2煤层采空区,工作面可能存在积水淹面的风险、掘进工作面空顶作业冒顶风险、副斜井胶轮车运输风险和登高作业人员坠落风险等6个方面,分别制定了管控措施,严格监督实施。

三、矿井开拓及采掘生产部署情况

(一)开拓部署

1.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主斜井装备带式输送机担负矿井原煤运输任务;副斜井采用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担负矿井运输人员、材料任务;回风斜井为矿井的专用回风井。采煤采用综采工艺,掘进采用综掘工艺。

2.采煤设备:综采工作面配备MG750/1920-WD型采煤机;SGZ1000/1050型刮板输送机;SZZ1000/400型转载机;PLM3000型破碎机;ZY13000/28/53型掩护式液压支架;ZYG13000/23/45型过渡支架;ZYT13000/23/45型端头支架;ZQL2×5000/27/55型、ZTC3300/24/48型超前支架。

3.掘进设备:综掘工作面选用EBZ-200型掘进机。临时支护采取机载超前支护。

(二)采掘情况

现开采水平为二水平,开采煤层为5-2煤层,矿井布置“一面一头”组织生产,分别是52103综采工作面和52105主运联巷掘进工作面。

四、矿井主要生产系统

(一)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主、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回风斜井井口安装两台FBCDZ-No-24矿用防爆对旋式主要通风机,一备一用。  

(二)防尘系统

在地面工业场地设立两座300m3生活日用和消防洒水高位水池,由高位水池压至井下采掘工作面各用水地点。在主斜井、副斜井、回斜井,5-2煤主运大巷、辅运大巷及回风大巷,工作面顺槽等巷道均按规定敷设了消防供水管道,并按规定设置了阀门和支管,以保证消防与洒水需要。

(三)防灭火系统

矿井采用黄泥灌浆、喷洒阻化剂和注氮相结合的综合防灭火措施。地面建有一座黄泥灌浆站,安装一套FMH-40T型黄泥灌浆系统,灌浆能力40m3/h;在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处安装了阻化泵;目前配备一套注氮系统,供氮能力600m3/h,于今年1月份投入使用;矿井安装一套KSS-200型束管监测系统;消防材料库、中央变电所和各机电硐室各配电点,地面生产、办公、生活区域均配备有消防灭火器材。

)瓦斯防治系统

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现采用人工巡检、监测监控相结合的综合瓦斯防治措施。矿井设置KJ95X型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按规定设置了各类传感器。矿长和总工每日审批瓦斯报表。

)排水系统

目前矿井涌水量39.5~39.7m3/h。矿井主排水系统设在5-2煤井底车场附近,中央水泵房选用3台MD280-43×4型矿用耐磨多级离心泵,每台水泵电机功率200kW,排水能力为280m³∕h。主排水管路选用Ф219无缝钢管,沿回风斜井敷设2趟,矿井正常涌水量时,一趟工作一趟备用;矿井最大涌水量时,两趟管路可同时工作。矿井设有内外环水仓容量分别为1290m³和1920m³,满足矿井排水要求。

)供水系统

在地面工业场地设立两座300m3生活日用和消防洒水高位水池,由高位水池压至井下采掘工作面各用水地点。在主斜井、副斜井、回斜井,5-2煤主运大巷、辅运大巷及回风大巷,工作面顺槽等巷道均按规定敷设了消防供水管道,并按规定设置了阀门和支管,以保证消防与洒水需要。

)供电系统

地面供电系统:矿井采用双回路10kV供电。两回路10kV电源均取自流水壕 110KV 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引至工业广场10kV变电所。10kV架空线两趟供电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两回电源一用一备。

井下中央变电所:采用双回路10kV供电。两回路10kV电源均取自地面高压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

矿井用电监测系统完成联网工作。

)运输系统

1.矿井主运输系统

主斜井采用DTL100/55/2×185型带式输送机,带宽1000mm,额定输送能力550t/h,配电套机功率2×185kW,担负井下原煤提升任务。

2.矿井辅助运输

副斜井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主要担负人员和物料运输任务,安装了车辆失速保护装置。

)紧急避险六大系统

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讯联络、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紧急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运行正常。矿井已按要求全部安装激光甲烷传感器18台,运行稳定可靠。

工业视频系统全部建成,调度会议室、区队会议室、采掘工作面、探放水作业地点等均完成工业视频全覆盖,数据实时上传。

2.通信联络系统。

矿井配备一套KT338煤矿通信广播系统,设有15台广播分 机型号数量为26台、地面调度电话34台,各生产区队办公室均通过地面电缆接有生产电话,形成井上下生产调度通信网。

井下所有电话均与矿调度指挥中心的调度机相连,调度员随时与井下保持联系。通信机房安装良好的防雷接地装置,且入井通讯电缆每一用户在机房均加有安全栅,配备良好接地措施,调度通信系统具有调度直呼分机、强插、强拆、任意接听、转接、多方通话、调度会议、调度录音等功能,其中调度会议功能可实现一次对多个用户群呼并通话。

3.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配备1套 KJ1150J型 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井下共设置8台KJ1150F2型分站、35台KJ1150-D3型读卡器,3台KJ787-D2型出入井读卡器、KXB18(A)型报警器,虹膜、酒精、检卡器、闸机整套唯一性检测装置。

监控中心站安装于调度中心,设主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该系统可以对井下人员、车辆可实时跟踪监测,位置自动显示、跟踪查询、人员与车辆数据分开存储和上传,可打印当前及某一时间段的人员信息,定位分站可以自动存储人员监测数据,可实时采集数据,系统中心站及网络终端可以联网运行,在权限范围内都能够共享监测信息,查询各类数据报表。完成与神木市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信息中心的联网及数据上传。

4.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

井下选用ZYJ-M6型矿井压风供水自救装置,安装位置距工作面不大于25~40m移动状态。该装置具有减压、流量调节、消音、泄水、防尘等功能,结构轻巧、使用方便、快捷,当井下发生灾变事故时,通过该装置向被困人员提供新鲜空气,达到安全避灾的作用。

该装置由管道、开闭阀、连接管、减压组及防护套等5部分组成。当井下发生灾变事故时,扳动开闭阀体的手把气路通畅,功能装置迅速完成泄水、过滤、减压和消音等动作后,此时防护套内充满新鲜空气供避灾人员救生呼吸。防护套内的空气压力为(0.05-0.1)Mpa,防护套外有毒气体的压力低于套内压力,外部有害气体不会进入防护套内对避灾人员造成危害。

5.紧急避险系统

矿井建有永久避难硐室一座,永久避难硐室位于5-2煤东翼大巷进风联巷,巷道断面形状为半圆拱形,支护采用锚网喷支护,永久避难硐室可容纳60人,矿井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和供电系统已经接入避难硐室,各种管线在接入硐室前采取保护措施,接入避难硐室前的管线采取埋设保护,距离大于20m。避难硐室专人管理,及时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智能化建设情况

1.持续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中央变电所无人值守等矿山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和装备,推动井下重点岗位减人。

目前井下中央变电所无人值守项目正在建设中;矿井已完成人员位置精准监测系统的改造工程;工业视频系统全部建成,调度会议室、区队会议室、采掘工作面、探放水作业地点等均完成工业视频全覆盖,实现井下人员精准定位,数据实时上传。

2.提升灾害探查治理技术装备水平。一是坚持推广应用先进的钻探、物探等技术装备,实施多层级超前探查;二是开展水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从源头上解决水害防治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