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所有设备的情况我都了解,通过5G可视通信手机,我人虽不在现场,但眼睛、耳朵早就被信号传输了过去。”杨继彪说。
从2016年至今,杨继彪作为“智能化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带领着团队不断对智慧矿山在煤矿实际作业场景中的应用进行攻关、技术创新。
“杨队长,采煤机截割电机温度显示为负值,查不出原因,马上夜班就要开机了,您能不能再下井帮忙看看?”2020年11月25日晚7点左右,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忻矿“煤矿技能大师”杨继彪下班刚进家门,就接到了矿智能化控制中心操作员张鑫打来的电话。
视频连线排除井下故障
“别着急,你让井下人员用5G手机的视频通话功能和我连线,我先看看具体问题再说。”面对来自工作面作业现场的紧急求援,杨继彪十分镇定,没有再如以往一样急着回矿下井。
“采煤机停机前有无异常反应?其他显示是否正常?温度传感器有无损坏?”杨继彪通过视频问道。
“显示器数值不停闪烁、变化,温度传感器完好!”
“一定是温度传感器的接线虚了,将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拆开,按标准重新连接,再开机测试。”
通过5G视频连线,杨继彪如在现场一般,经过有条不紊地“望、闻、问、切”,十分精准地找到了症结所在。
“已重新连接,准备开机……温度显示已恢复正常数值,截割电机可以正常动作了!”整个故障处理的时间不到2分钟,设备就恢复运行了。
在场的员工纷纷赞叹起了杨继彪的能力,说他在家都能排除井下设备故障,简直就像练就了仙侠世界的“分身术”。
推动智慧矿山建设
“这可都是咱们这款本安型5G可视通信手机的功劳,图像和声音都特别清晰,没有一点延迟。井下所有设备的情况我都了解,通过它,我人虽不在现场,但眼睛、耳朵接收到的信息一点儿不差。”“三句话离不开本行”,一说到智慧矿山建设,杨继彪就停不下来。
“这就是我们全力推进智慧矿山建设的目的,不计算故障处理时间,我从地面赶到作业现场,换工作衣,乘胶轮车,最快也需要40分钟,故障点多且难处理的时候,真是分身乏术。在得知5G可以商用后,我第一时间就向矿上提出建议:建设覆盖井上井下各个工作面、巷道、峒室的5G网络系统,全面打造‘5G+智慧矿山’,畅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信‘高速路’。”杨继彪介绍道。
“当然,5G只是智慧矿山应用的一个方面,单是智能化工作面的系统组成就很复杂,涉及的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对煤矿来说都属于新兴技术,只有将智能化工作面所有设备的工作原理吃透,以问题为导向,才能找到智能设备与技术的‘融合点’。”杨继彪进一步介绍说,“就比如想要完成采煤机牵引速度、截割路径等参数设定,实现采煤机记忆自动割煤,你必须了解采煤机工作原理,了解采煤机在各种作业环境下可能出现的问题,了解井下综采作业时各设备之间联动配合关系,了解不同工作面不同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再确定如何实现故障预警,如何实现自动纠偏、自动定位、自动煤岩感知、自动截割调高……”
一连串专业名词,对杨继彪来说如数家珍。
啃下阻碍智能化建设的“硬骨头”
没有人是天生的智者,学问皆由勤奋得来。同忻矿的智能化建设始于2016年,作为全国首个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工作面试点,智能化综采设备经过安装、调试和试运行后,如何让其高效运行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这时候,有着20多年井下一线机电从业经历的杨继彪被委以重任。
“当时,可视化远程干预、液压支架跟机自动化、采煤机参数调整、编程、工作面视频监控等成了大家口中的新名词。”杨继彪说,一线采煤工人能不能满足智能化装备的技术要求,智能化装备适应不适应作业现场的不断变化,这些问题成了制约智能化建设继续推进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杨继彪带领矿上的技术员、各专业技术大拿20多人,成立了“智能化创新工作室”。他带领团队为啃下阻碍智能化建设的各种“硬骨头”,立下一条规矩:每天必须挤出2小时时间学习各类专业书籍。他组建了“井下现场微课堂”小组,现场讨论智能化开采技术的方方面面,建立了技术学习微信群,借助微信平台随时随地讨论棘手问题。
“杨队长每天下井必带笔记本,记录每一件设备的运行数据,记录不懂不会的问题,出井后第一时间查资料、翻书本。我们前一天遇到的问题,第二天总能从他那里找到答案。”综采队技术主管王亚军说,他特别佩服杨继彪执著的钻研和创新精神。
付出总是与收获成正比。从2016年至今,杨继彪作为“智能化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带领着团队不断对智慧矿山在煤矿实际作业场景中的应用进行攻关、技术创新,完成了智能化综放工作面自助创新改进支护初撑力智能补压、三角区域割煤参数确定、融合小煤柱开采等30多项技术创新。在进行了8次智能化工作面操作系统优化、升级同时,他也从维修转载机、采煤机等设备的技术大拿,转型成为引领全矿远程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方向的“首席技能大师”。
杨继彪连续多年获评矿和集团特级劳模、矿山标兵、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20年11月,他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邱美李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