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

从“一煤独大”到新能源装机占比近半!山东新增用电都是“绿电”

发布时间:2024-07-18

从“一煤独大”到新能源装机占比近半,经济大省山东加快推动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7月16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走在前 挑大梁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能源局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全力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情况。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发电量实现三年‘双翻番’。”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山东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胡薄介绍,山东一方面扎实推进清洁能源跃升发展,一方面扎实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能源转型的底色更“绿”

胡薄给出了一组清洁能源发展数据:截至6月底,山东清洁能源装机达到1.007亿千瓦,成为东部沿海地区首个过亿省份,占比达到45.6%,年底将历史性超过煤电;光伏装机6353.7万千瓦,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核电在运在建装机1180万千瓦,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投入商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顺利实施,石岛湾扩建一期工程开工在即;海上风电新增规模连续两年全国第一,累计建成481万千瓦,跃居全国第三;新型储能规模521.6万千瓦,居全国第一。

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大关,意味着山东新能源发展迈入新阶段,一年可以发出1900亿度的“绿电”,实现新增用电量全部由“绿电”供应。由此可见,山东能源转型的底色更“绿”了。而新能源装机走在全国前列的背后,离不开胶东半岛核电、海上风电、鲁北风光储输一体化等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支撑,一批新能源项目开足“马力”。


图为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核电基地

经济导报记者从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获悉,华能石岛湾核电基地位于荣成市,是国内首个汇聚第三代、第四代自主核电技术的核电基地,项目总投资900亿元,装机规模约500万千瓦。扩建工程规划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总装机容量480万千瓦。其中,扩建一期工程2台机组即将开工,扩建二期工程前期工作也在全面推进中,计划明年上报国家核准。预计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超350亿千瓦时,年产值125亿元以上,年替代原煤消费约1500万吨。

技术驱动之下,能源科创水平更“高”。胡薄介绍,近3年来,全省能源领域共187个项目纳入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推荐目录,其中38个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7个填补国内空白。世界首台630℃国家电力示范项目有序推进,全国容量最大新型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并网发电,国内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建成投运。

能源新技术推动示范工程提质增效。经济导报记者从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获悉,通过建设“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构建了先进核电研发设计等八大创新体系,建成了64台(套)大型科研试验设施,打造了我国自主可控的核电产业链,形成了由400多家骨干企业组成的三代核电现代供应链,涵盖核电研发设计、建造等领域。

“国和一号”核电机型设计寿命达60年,投产后两台机组年发电量约215亿千瓦时,单台机组年发电量可满足2280万居民的用电需求,每年预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00万吨。

示范区:“四大高地”+“两大标杆”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是国家赋予山东的重大使命,山东将如何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厅级干部王福栋介绍,山东将统筹发展和安全,协同推进清洁能源规模发展和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着力打造“四大高地”,建设“两大标杆”。

构筑东部沿海清洁能源发展高地。发挥山东核电厂址优良、风光资源富集的优势,全面提速清洁能源开发,加快建设胶东半岛核电、海上风电、鲁北风光储输一体化、鲁西南高效光伏基地;以聊城、菏泽等地为重点,着力打造沿黄陆上风电廊道;围绕清洁能源多元应用,积极开展地热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示范,构建“四基地、一廊道、两示范”发展格局。预计年底,全省清洁能源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

构筑高效可靠能源应急储备高地。巩固提升政府煤炭储备能力,鼓励重点企业拓展储备能力利用模式,构建政府和社会并重的煤炭储备体系;加快大型LNG基地配套储罐建设,推动地下储气库组织实施,构建沿海和内陆互补的天然气储备体系;争取国家石油储备项目落地,加快炼化企业生产油库等储备设施建设,构建国家和商业相结合的石油储备体系。通过完善能源储备“三大体系”,为全省能源安全供应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构筑全国领先能源科技创新高地。把创新作为培育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深入实施“三个一批行动”,即:加快推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聚力攻关氢能储运、钙钛矿电池等一批前沿技术;引导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在鲁设立研发中心,建好用好山东能源研究院、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围绕先进核电、新型储能等关键领域,实施一批成果转化示范工程,打造全国重要的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

构筑北方地区能源装备产业高地。发挥我省产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优势,按照“抓龙头、铸链条、育集群”的思路,聚焦海上风电、核电等优势产业和新型储能、钙钛矿电池、氢能等新兴产业,重点打造烟威先进核电、沿黄环渤大功率高端风电、鲁中新型储能、鲁南高效光伏等产业集群和济青沿线氢能产业带,形成“四群一带”差异化布局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打造我国北方重要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同时,加快推动煤电行业转型升级,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供电煤耗,着力打造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标杆;大力推动新能源与工业、交通等领域一体化发展,建设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零碳交通、零碳建筑、零碳社区,着力打造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标杆。

打通“绿电”消纳难点堵点

伴随新能源更大规模、更高比例、更广范围接入电网,“绿电”消纳利用压力也在持续增长。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岳建如表示,近年来,为推动“绿电”消纳,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创新推动新型储能。建立“试点示范+推广应用”建设模式,推动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多元发展。截至6月底,全省新型储能在运规模达到521.6万千瓦,居全国首位。

梯次推进抽水蓄能。截至目前,抽水蓄能在运及核准在建项目共6个、818万千瓦,居全国前列。

强化煤电转型支撑。全面推动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三改联动”,逐步退出低效小煤电机组,新上超超临界大型煤电项目,加速推动煤电行业转型升级。

为推动新能源更大规模、更高比例、更广范围接入电网,下一步,将从“发、配、用”三个环节协同发力。在发电侧,加快推进调节资源建设。实施新型储能“百万千瓦”行动计划,推动压缩空气、电化学等储能多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推广。加快潍坊、泰安二期、枣庄山亭等抽水蓄能项目建设,确保“十五五”期间建成投运;加快推动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确保“十四五”改造规模3500万千瓦以上。在电网侧,加快推进配套工程建设。科学安排配套电网工程建设,加大源网建设协同力度。加快输变电工程建设,提升清洁能源基地送出能力。科学编制2030年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分步实施方案,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用电侧,加快推进“源荷互动”发展。引导大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高负荷项目,优先向风光资源富集地区布局,力促就地就近消纳。探索社会各类电力用户共同承担风光资源消纳责任机制,倒逼市场扩大“绿电”消费。

“为适应能源转型需要,在保障能源安全前提下,未来我们将通过政策引领、制度创新等举措,进一步打通‘绿电’消纳难点堵点,释放消纳弹性,挖潜绿电增长,全面提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岳建如说。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