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见新绿 荒山变果园
西山区团结街道曾是全市有名的矿山区,由于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磷、石英砂等矿物储藏量大,矿位集中、开采方便。
以团结街道章白村为例,鼎盛时期,村里一半以上村民都以采石采砂为生。然而,随之而来的负面效应也不言而喻。“走在路上从身上到脸上都灰扑扑的……”成了伴随章白村发展的“阵痛”。
如今,在团结街道章白村石英砂厂,针对废弃露采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已经完成。
鸟瞰团结鑫苹果庄园
01
矿山关了 首先要让村庄变美
冯波是一名建筑工人,这是他第二次参与矿山治理。他描述了刚进场时的样子:岩石裸露,脚下碎石遍地,一阵风吹来,风沙扬起,眼睛都睁不开,四处没有一点绿色,就像走进了沙漠。2021年12月,他所在的单位云南正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正式进场施工,他们平整土地、输送黄土、栽种苗木……经历严冬和酷暑,现在这里已经有了不少绿意。
“你看,我们种的滇朴、旱冬瓜、火棘等树都长大了,有的都六七米高了。”冯波说,虽然项目已结束,但荒山复绿还需度过3年的养护期,“我们会一直守在这里,见证章白村恢复‘绿水青山’。”
2018年,西山区深入贯彻落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展滇池流域及西山重点保护区域生态治理修复,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推进生态治理修复工作。也是在这一年,除省级审批的磷矿外,西山区所有矿山全面关停,团结街道章白村的矿山也在其中。
2019年春天的一个早上,章白村狭小的村委会会议室里挤着10多个人,大家的脸色半明半暗,有人疲惫、有人惆怅。
议题大家心知肚明:关停矿山以后,怎么发展。这件事不知道被拿出来讨论了多少遍,却总是没个定论。
后来,大大小小的会议开了不少,大家一致觉得,矿山关了,但生态还没恢复,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得首先让村庄变美,把底子打好。
于是,曾被运输车碾得坑坑洼洼的村道修整一新;因挖矿被破坏的山体得到生态修复;村里墙面绘成了彝族文化墙,乡村大舞台建了起来,成了村里的“文化园”……
02
“绿水青山”回来了 村里人气旺了
与生态环境整治同步,村民也开始了对生态产业的探索。
章白村里,“农家”“山庄”等业态开始出现,吸引城里人来吃农家饭、摘农家果、捞农家鱼。
“绿水青山”回来了,村里人气旺了,“金山银山”也就有了眉目。章白村小组组长李咏梅望着建设正酣的村子,信心十足地说:“接下来,咱们也把老房子拿出来,从民宿开始,探索一条新路子。”
团结乐居,双山垭口。
苹果进入采摘期后,团结鑫苹果庄园里游客络绎不绝。慕名而来的人不仅仅是为了苹果,更看重这片风景——这里现在矿山见绿、果园飘香。
提起曾经的乐居村双山垭口,很多人第一印象或许仍是一座无法直视的废弃矿山。村民期丽家就在紧邻矿山的乐居村,她说乐居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乐居”,经年累月的磷矿开采让这里成了寸草不生的“秃头山”,“小时候到处都是矿洞,老人都不让我们上山玩。”
8年前,西山区积极探索矿山修复与产业发展之路,云南林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了这片荒山的“开拓者”。
“刚来这里时,因为开采磷矿,原始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山体支离破碎,深浅不一的矿坑随处可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经过1年的改造和5年的果树种植,这里的苹果树有3万余株,面积已达260亩。”看着一棵棵长势良好的苹果树,云南林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亚满意全写在脸上。现在,他们正通过文化赋能,把团结鑫打造成一个乡村生活美学空间。
矿山见新绿 荒山变果园
03
从设计到执行 打出一套组合拳
在生态资源向经济效益转化上,不仅要寻求“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最佳结合点,还要努力实现美丽生态与美丽经济的共生和共赢。“这也是我们在引入社会资本时的‘门槛’。”西山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政府动员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治理,西山区有效破解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缺资金、发展难的困境,开创出一条生态与产业并重的绿色可持续之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同时,西山区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还打出一套组合拳。
——以高标准统筹规范为统揽:制定《西山区滇池流域及西山重点保护区域关停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实施意见(2020 —2025年)》瞄准攻坚重点难点;《关于印发西山区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及关停矿山生态治理修复项目攻坚方案的通知》等多项文件,确保长效机制……
——以有力机制保障治理推进:成立西山区滇池流域及其他重点区域采石采砂采矿点关停和“五采区”治理修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区生态治理修复工作。
——以全方位监管助推治理工作:结合西山实际,创新建立多领域专家集中评审、职能部门联审联批制度,明确工作职责、流程及进度安排,按年度、分类别指导各矿山开展矿山治理修复,确保矿山生态治理修复工作全方位、多领域审批、监管到位。
目前,西山区48个矿山修复点位,已完成19个点位约3400亩矿山修复,其余29个点位修复工作正有序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