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详细内容煤炭去产能重点方向分析: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步伐不断加快,淘汰化解落后产能效果显著,行业逐步回暖,企业利润率持续提升。2018年,煤炭去产能方向也从总量去产能向结构性去产能转变,将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积极释放优质产能,倒逼无效低质产能加快退出,进一步提高煤炭先进产能比重。同时,统筹做好去产能与保供给的关系,力争在提高产能利用率方面有进一步的突破,实现全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3月5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化解煤电过剩产能、坚定不移处置“僵尸企业”。2018年力争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5亿吨左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近日发布《煤炭行业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报告称,煤炭去产能成效逐步显现,产业得到优化升级。预计2018年有望提前完成1000万吨以上的去产能任务,但进一步推进去产能难度加大。

积极释放先进产能 保持价格基本稳定

2018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略有调整,从“总量性去产能”转变为“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有效促进煤炭等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同时,按照减量置换原则有序发展煤炭优质产能,倒逼无效低质产能加快退出,进一步提高煤炭先进产能比重。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煤矿数量由“十二五”末1.2万处减少到7000处左右。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有序退出,积极释放煤炭先进产能。煤电规划建设时序不断优化,产能增加受到严格控制,煤电落后产能淘汰加快。

今年以来,去产能结构调整更加合理化,不仅提高煤炭供应的质量,并且逐渐将产量向主产省份集中。适当地提高了南方地区煤炭产能,逐渐发挥北方优质产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战略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吴立新表示,从趋势看,南方地区煤炭生产比重将持续走低。其中,湖北、江西、重庆等省市或将逐步退出煤炭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向资源赋存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安全保障程度高的晋陕蒙等地区集中。数据显示,2017年,晋陕蒙等地区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的94.3%,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达到1200多处,产量占全国的75%以上。

下半年,为保证煤炭供应的稳定,在产煤矿的去产能节奏可能会有所放缓,预计继续严格安全和环保检查。同时,将协调重点产煤地区和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产能利用率,努力增加产量,从“退出”转向“进退”并重。通过先进产能有序递增,实现落后产能尽快退出,既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又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努力保供稳价。

倒逼“僵尸企业”有序退出 防止过剩产能死灰复燃

在3月6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2018年要加大“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的力度,引导扭亏无望的企业主动退出。当前能源行业深入推进煤炭去产能,必须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

随着化解淘汰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工作的深入推进,切实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供给结构明显改善,产能利用率回升。今年上半年,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但在处置过程中各地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人员安置压力大、资金筹措难、“僵尸企业”界定差别大等难题。

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亮表示,“僵尸企业”作为“十三五”后三年煤炭去产能的重点,要坚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按照“一企一策”制定工作方案,加快实施关停出清、整体退出、重组整合分类处置。今后,减少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去产能,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去产能。

今年下半年,在处置“僵尸企业”问题上将更加严格执行环保、质量、技术、能耗、水耗、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后不再延续,推进去产能关闭煤矿的采矿许可证注销等相关工作。其次,鼓励引导相关企业综合考虑项目建设条件和市场前景,主动停建缓建资源条件差、市场竞争力弱的煤矿项目,推进“僵尸企业”整体退出。

加大产能置换力度 保持总量动态平衡

目前,正处迎峰度夏用煤高峰期,但煤炭价格基本维持在了合理区间,动力煤价格甚至出现回落。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显示,5500大卡及5000大卡煤炭价格较上期分别下降了30元/吨和29元/吨。业内人士认为,煤价在用煤高峰季没有出现大幅上涨,优质产能的加速释放“功不可没”。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已批复了12个煤矿项目,涉及总产能4900万吨。这些煤矿大多分布在优质煤炭资源丰富的新疆、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在今年应急管理部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公布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名单中可以发现,优质煤炭产区的煤矿上榜率大大提高。

上半年,河北、湖南、福建、黑龙江等多地陆续组织煤炭产能指标置换,其中,河北完成了1208万吨煤炭产能指标置换,湖南则涉及118.3万吨指标,黑龙江省也正在组织煤炭产能置换。在一系列产能释放措施的加持下,我国煤炭产量出现明显上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累计原煤产量约17亿吨,同比增长3.9%。

下半年,国家积极推进南方地区煤矿产能退出标准逐步与北方地区相衔接,有序引导退出30万吨/年以下(不含30万吨/年)煤矿。同时,产能置换煤矿关闭退出的时间也得以明确。建设煤矿产能置换方案中的退出煤矿(含核减产能),最迟要在建成煤矿投产前核减到位。生产煤矿产能置换方案中的退出煤矿,要在产能核增申请得到批复后6个月内关闭到位。产能置换政策的完善,将进一步优化煤炭行业结构及提高效益。据相关机构测算,目前有3.8亿吨煤炭产能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预计2018年新增产能约2亿吨。

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国家发展改革委4月20日发布的《2018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此外,深化国企改革和产业融合,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动煤炭、煤电领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今年煤炭行业兼并重组已经有了新的进展。贵州省正在积极推进省内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并组建了领导机构。重庆市政府取消了煤炭集团的二级企业法人,为兼并重组打下基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行业协调部主任孙守仁表示,煤炭行业兼并重组的主要思路是坚持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引导、创造条件。坚持做强、做优、做大主业,与煤炭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布局。

在行业经济低迷阶段,煤炭企业走转型升级之路的意愿较强。而在经济回暖、需求上升时,煤炭产业自身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掩盖,行业转型升级的意愿不强。吴立新表示:“对于位于老工业基地的煤炭企业而言,转型不是可转可不转的问题,而是必须要转、如何转好的问题。而位于新区的现代煤炭企业转型升级是为了抓住当前市场形势,持续提升盈利能力,趁势扩大市场份额,占领行业制高点。”

下半年,煤炭行业转型的重点在于转变煤炭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清洁低碳转型、服务化转型、内涵集约化转型。升级的重点在于优化提升煤炭行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资金结构、人才结构,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未来一段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主体能源。出于国家能源安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企业生存的需要,煤炭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