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各地气温攀升,伴随气温一同增高的,还有用电量数据。国家能源局预计,今年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可能超过13.6亿千瓦,较去年有较大的增长。据研判,今年我国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部分省份在高峰时段可能会出现用电紧张。为此,各地从供应侧和需求侧“双管齐下”备战“迎峰度夏”。
高温预警来袭
5月以来,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用电负荷、用电量持续攀升。22日,南方电网最高负荷今年首次突破2亿千瓦,比去年提前35天。
“当前,深圳最高负荷已超过1900万千瓦,为今年以来最高,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3%。”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经理程韧俐表示,5月中旬以来,深圳用电需求增长明显。
在海南,受经济持续回暖、重点工业项目投产及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攀升等多种因素影响,用电高峰提前到来。今年以来,海南电网统调负荷已五创新高,首次达700万千瓦,较往年历史最高值增长8.1%。
不只是南方五省区,近期全国多地用电情况都持续升温。
南方高温之“炉”即将点燃。据悉,27日开始,南方大部分气温将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28日前后,气温将升至近期高点,江汉东部、江南中西部、华南等地高温天气将发展增多,最高气温可达到35~37℃。
近两周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7775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升高635万千瓦。截至目前,5月份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长9.4%。
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看来,这背后的原因是经济生产加快恢复和气温的逐步升高。他表示,今年以来,多地经济形势整体向好,重点项目投产与建设加快,部分产业的用电需求明显提升。同时,线下消费较去年显著复苏,也拉动工商业用电负荷的上涨。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期间,电力负荷还将继续攀升。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梁昌新此前表示,今年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可能超过13.6亿千瓦,较去年有较大的增长。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今年二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将明显回升,拉动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二季度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形势偏紧。迎峰度夏期间,华东、华中、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形势偏紧。
多措并举保供
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全国多地电力供需形势严峻。其中川渝地区首次在汛期出现“电力电量双缺”挑战,罕见的高温干旱让四川1.3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因缺电被迫按下“暂停键”。而今年四川在汛期,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少,较去年同期偏多;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较去年同期偏低。汛期四川高温天数较常年同期偏多,但不会像去年那样极端。但需要注意的是,成都大运会将在7月28日至8月8日举办,电力保供压力依然巨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用电负荷明显增长,夏冬两季用电负荷的“双峰”特征日益突出,同时极端气候现象多发增加了电力安全供应的压力。面对今年依然严峻的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形势,如何尽早部署防患未然?
首先,在一次能源供应方面,应继续发挥煤炭“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能够迅速补位,缓解高峰时期的电力紧缺。以四川为例,四川发改委4月底回复网友称,面对严峻的用电形势,加强煤电扩能改造和储煤基地建设,增强顶峰兜底能力。据了解,目前四川已与新疆能源集团、新疆广汇能源、中铝宁夏能源集团、天池能源、陕煤集团等大型煤炭资源型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为“引煤入川”项目做好强力保障。据悉,位于四川的金堂电厂近期正按照50万吨的电煤储存目标多措并举加大电煤采购力度。
其次,在发电侧,要保障发电机组有效出力,统筹协调各类电源的供应能力并加强机组运行维护。推动支持性机组并网,确保保障性电源应发尽发。同时还要充分做好新能源机组的发电预测,加强气温和来水检测,提高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做好应急预案。
在输电环节,落实跨省电力应急调度等相关制度,充分做到省间互济。“电力置换互济”是根据两地用电负荷特性不同,约定在某个时段,用电负荷不在最高峰的省份向用电负荷高峰省份送电,并在另一时段反向送电,以优化配置电力资源,支持双方电力保供。今年5月初,安徽与浙江签署了皖浙2023年迎峰度夏电力置换互济协议。双方协议按“基量+增量”方式明确置换规模,月度基量规模为50万千瓦。今年四川也与青海、湖北、陕西、甘肃、宁夏五省区达成了丰水期高峰时段日内峰谷互济合作协议。这是四川电网首次在丰水期开展大规模跨省区日内互济,可缓解高峰时段性电力需求压力。2022年,浙江也曾在省间现货市场开启了“疯狂”的“买买买模式”,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供应。
最后,在用电环节,要按照“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节约用电助力”的原则,加强需求侧管理。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有效抑制尖峰负荷。5月19日,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公布了新修订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表明挖掘需求侧调节潜力缓解紧张形势是大势所趋。
当下,新能源占比逐年提高,用户侧资源体量小、总量大,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不足。上述文件中提出,建立和完善需求侧资源与电力运行调节的衔接机制,逐步将需求侧资源以虚拟电厂等方式纳入电力平衡,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当前我国虚拟电厂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国网冀北电力在虚拟电厂方面的实践为行业树立了标杆。目前,冀北虚拟电厂累计聚合张家口、秦皇岛、承德、廊坊、唐山和北京蓄热式电采暖、智慧楼宇、可调节工商业等11类可调节资源,总容量358MW,最大调节能力达到20.4万干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