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本地新闻 > 详情

秦创原为府谷发展注入新动能 激活创新“变量” 催化发展“增量”

发布时间:2023-12-11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驱动未来。自秦创原(府谷)创新促进中心建设以来,府谷县紧扣产业体系和人才服务需求,多措并举深化校地合作,积极支持企业开展研究与试验,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原”头活水。

日前,记者在位于府谷县的陕西龙湘科创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一线看到,煤矸石等原料被运输到混合车间,经过一系列生产过程变成各类标砖,随着轨道缓缓运输到叉车上。

“我们公司目前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各类工业固废砌块,原材料是煤矸石和粉煤灰,主要采用了湖南科技大学研发的相关专利。目前,该校在我们公司设立了大宗固废研发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实习基地等,对我们下一步量化生产起到了很大的科技支撑作用。”生产车间负责人曹鑫说。

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让煤矸石、矿渣等固体废弃物,成为该公司生产各类工业固废砌块的“上好”材料,这得益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推动。

据府谷县发改局副局长贾艳军介绍,今年以来,府谷县稳步推进秦创原平台建设,结合县情实际,在用才引才和搭建桥梁方面双向发力,先后选聘多名市级科技特派员和县级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培训与技术服务。同时,促成多家知名高校和本地企业达成合作,全县创新主体培育欣欣向荣,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在具体工作中,府谷县协助聚金邦农产品开发公司申报海红果专家工作站,与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成立海红果研发中心、研究生培养基地、本科生实习基地;引导奥维乾元化工有限公司设立碳中和及固废利用科研项目专家工作站;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团队就土壤改良、植物营养学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与西安科技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签订科研项目合作协议。

同时,完成镁窑自动化填料及扒渣装置的研发应用项目、镁冶炼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大宗工业固废应用于工程建设项目、煤矿机械设备关键部件高硬耐蚀新型焊接材料开发及工程化应用项目、兰炭废水深度处理技术项目等5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

府谷县泰达煤化有限责任公司也是秦创原平台科研成果转化的受益者之一。走进该公司仓库,记者看到一批批严格按规格生产出来的镁锭整齐地摆放着,随时准备对外销售。作为全省唯一一家能够成功量产Mg999A标号原生镁锭的企业,公司的发展离不开科研技术的支撑。

该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刘二忠向记者介绍,公司2021年10月和西安交通大学初次开展合作,并于2022年12月26日和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镁基中试研究中心共同申请设立陕西省镁基新材料中试基地。基地成为金属镁行业实现科技成果工程化、产品化、产业化的重要平台。

今年,秦创原(府谷)创新促进中心先后选聘21名专(兼)职工业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合同交易、高企认定、研发费用归集等工作,累计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5亿元,认定高企11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42家。

贾艳军表示,下一步,府谷县将继续围绕秦创原(府谷)创新促进中心总体工作思路,建成“驱动平台创建、自身队伍创优、科技工作创新”三大工程,用活“组织联动、运行联通、功能联合、政企互动”四项机制,以科技赋能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榆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