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11:16 星期五
2025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踊跃建言,对煤炭行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主要聚焦高质量发展、智能化建设等方面。此外还有各煤炭主产省份代表团的提案以及其他能源领域的涉煤提案。
据了解,2025年煤炭领域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24人,全国人大代表有18名,全国政协委员有6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
应构建采煤沉陷区“水上农场”,纳入耕地占补平衡和粮食安全考核范畴。对于积水1.5米至3米沉陷区域,通过搭建不同模式水面水稻等农作物种植模式,突破农业种植活动的自然条件限制,统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治理与景观开发等,导入旅游、科普等多元业态,支持应用推广沉陷区水面水稻种植+立体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焦煤集团原董事长赵建泽
加强政策引导,通过税收减免等方式,激励地方政府、企业集约利用煤炭伴生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煤炭伴生资源利用市场化配置与区域协调机制;完善标准规范,聚焦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制定完善矿井水分级分质利用规范标准、煤炭伴生资源利用产品行业标准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
一是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推动全系统智能化应用,提升智能化开采的常态化运行水平。二是促进煤炭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构建多能耦合低碳发展体系,以电—氢—碳耦合方式推进煤炭与新能源协同发展。三是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大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与煤炭产业的融合应用,培育多学科专业技能的新型劳动者。四是优化煤炭资源开发,推进煤炭资源的智能高效开采,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会主委马华东
通过政府提供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大型矿山逐步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通过5G专网,组建基于“云、网、车”的协同架构,打造大规模矿山无人驾驶云控调度系统平台。
矿山企业可与高校合作,开设相关课程、举办专业培训,壮大人才“后备军”。同时,鼓励矿山企业与无人驾驶技术提供商、科研院所等进行跨界合作,共同推动技术的研发和市场化进程。
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
应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引导能源企业、信息技术企业、科研机构等组建产业联盟,共同开展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率;强化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加大对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能源技术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保障能源数据安全。
全国人大代表、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职工张世丽
一方面,通过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强对智能化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鼓励实施‘双向交流’,科队长、班组长要多走进科研院所反馈问题、明确需求,科研人员也要多深入井下、熟悉现场,通过‘现场指导科研、科研解决问题’来最大限度发挥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效能。
要加大对煤炭行业职业教育的投入,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更多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培训体系,为在职矿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升技能。
政府要加大对相关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同时,建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项目,推广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龙煤七台河矿业公司龙湖煤矿支柱厂副厂长杨会军
希望国家对稀有煤种开采给予政策倾斜补贴,鼓励传统煤企与资源富足的央企开展央地合作,跨地域、跨区域开发煤炭资源,保证战略稀缺煤种可持续开采。
内蒙古代表团
为了进一步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动高炉粉煤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内蒙古代表团从打造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体系的内蒙古样板、出台差别化产业政策、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强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持续加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对《推动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加快发展高铝粉煤灰循环经济产业》提出具体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庆生
优化煤层气矿业权管理政策,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尽快研究出台和完善针对性政策措施,明确煤层气开发边界、深度和主导企业;加大矿权出让力度,优化煤层气矿权出让程序,同时对矿业权出让收益给予开采地更多倾斜,激发地方积极性。
加强对煤层气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推进煤层气产业发展。建议通过减免资源税和增值税等一系列地方优惠政策,大力推动煤层气产业发展;采取与常规油气一致的政府审批流程,加快煤层气在项目用地、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政府审批,鼓励和支持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来源:秦皇岛煤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