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节能 > 详细

追蓝逐绿 向美而行 ——襄阳生态环境十年之变

发布时间:2024-04-02 文字大小: |

在湖北襄阳,遇上“瓦蓝瓦蓝”的天空,已成为常态。遥想十年前,襄阳出现雾霾多靠“等风来”吹散。一些人甚至认为,治理大气污染,是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

改变,出人意料。2015年,市区优良天数205天,重污染天数43天;2023年,市区优良天数272天,重污染天数11天,优良天数比2015年增加67天,提升了18.3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减少32天,降低了74.4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综合排名全省第一,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排名中位居第九。

 

襄阳古城护城河。杨东供图

 

月亮湾公园海棠花开,吸引游客前来游玩。杨东供图

 

游人在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游玩。杨东供图

 

月亮湾公园繁花盛开。杨东供图

 

凤林古渡生态公园。杨东供图

十年,襄阳生态环境晒出亮眼的成绩单,展现了追蓝逐绿、向美而行的不懈努力和成效。

这十年,是襄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保障最强的十年;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十年;是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最快的十年;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好的十年。

今天的襄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幅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出台政策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襄阳真是越来越美了,满眼青翠,绿树成荫……”3月28日,谈及近年来襄阳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市民苏青由衷地感慨道。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这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密不可分。

汉江保护,责任重大。2016年,襄阳市出台《襄阳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以顶层设计锚定发展方向,全力“守护好一江碧水”。

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指挥长的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实行专班化运作,以城市面源、交通源为重点,实时交办、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探索跨区域协同治理,有效组织襄荆荆宜通道城市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

环境保护法治保障更加坚实。《襄阳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襄阳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条例》《襄阳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条例》《襄阳市建筑垃圾治理条例》《襄阳市鱼梁洲生态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明确各地各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压实责任。

成立襄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筹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全省率先实行“山林长制”,经验做法获全省推广;全面实施河湖长制,探索“智慧化”河湖治水新模式,获评全省2022年度河湖长履职担当成绩突出地区。

全面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失责追责”责任链条,以全方位的法规制度护航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考核督办,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实绩考核;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环境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截至目前,5次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179项整改任务已完成170项,剩余9项均达到序时进度,警示片披露的11项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其中10项已通过省级验收,1项正在申请省级验收。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任务有序推进,整改进度位居全省前列。”

这十年,襄阳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努力书写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答卷”,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2023年,市生态环境局被评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目标责任制“优胜单位”,市局领导班子获评“优秀”等次,取得了十年来的最佳成绩。

治理有方 交出生态亮眼成绩单

葛洲坝宜城水泥有限公司淘汰48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原SNCR脱硝系统,提标改造新建窑尾烟气SCR脱硝治理系统,采用中温中尘SCR脱硝技术。提标改造后,氮氧化物能够达到超低排放标准要求,折算浓度不高于50mg/Nm3,氮氧化物年减排量预计491.913吨。

这只是襄阳市开展废气深度治理的一个缩影。襄阳市邀请中国环科院、上海市环科院、中国铸造协会等行业专家“把脉问诊”,驻厂帮扶,开展“一厂一策”精准指导,提升企业的治理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争取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废气深度治理。

蓝天不是一天绘就。襄阳市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坚定信心、强化措施、全力攻坚,以解决内源性污染为重点,扎实推动产业、能源、交通、用地四大结构优化调整,落实各项攻坚措施,坚决打好每一小时的攻坚战、决胜每一微克的争夺战、赢得每一优良天数的保卫战。

2015年,市区PM2.5年均值76.5微克每立方米,优良天数205天,重污染天数43天。2023年,市区PM2.5年均值46.9微克每立方米,优良天数272天,重污染天数11天。PM2.5相比2015年减少29.6微克每立方米,降低38.69%,优良天数增加67天,增加18.3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减少32天,减少74.4%。

襄阳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名单;汉江绿心两岸协同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试点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试点,枣阳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纳入国家第一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这耀眼的成绩单令人瞩目。一个个国家试点的实施,助推了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全市生态环境。

守护碧水久久为功。累计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和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29家,实现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清零。全市16个工业园区建立“一园一档”,实行动态管理。与河南省南阳市建立了南襄唐白河流域水环境联合监管联防联控机制。

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5年达到100%,28个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首次实现100%,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9处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稳居全省水环境质量第一方阵,襄阳市成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宜城市莺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成为湖北省首个、全国15个幸福河湖建设试点之一,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获得第七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汉江襄阳段获评省级美丽河湖。

打好净土保卫战。严格污染地块管控,动态更新名录地块,严把用地准入关,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地块管控治理修复。全力推进“无废襄阳”建设。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随着襄阳市环境质量的持续稳定向好,老百姓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生态修复 绘就美丽生态画卷

对岘山1430亩矿山山体进行生态修复,“城市伤疤”变身“城市花园”;

有序推进全国首批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火石山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垃圾坑”变身“风景园”;

实施鱼梁洲“全域绿化”,全洲遍绿、四季有花、处处是景的“城市绿心”风貌初步呈现。

生态兴,则襄阳兴;生态美,则襄阳美。襄阳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修复,深入实施绿满襄阳再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加大汉江湿地保护修复力度,打造汉江生态廊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96%,有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南漳清凉河国家湿地公园、宜城万洋洲国家湿地公园、樊城长寿岛国家湿地公园、老河口西排子湖国家湿地公园6个国家湿地公园。襄阳市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民生林业产业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15个、自然保护小区13个、自然公园26个,类型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形成。南漳县漳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再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裳凤蝶,保康五道峡发现俗称“小娃娃鱼”的世界濒危物种巫山北鲵,这些珍贵动物的发现,折射出襄阳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修复,带来的是焕然一新。襄阳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用心呵护绿水青山,深入挖掘绿色价值,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绿色底色愈发鲜亮,绿色发展红利持续释放。

良好的空气、水、土地资源也为全市发展特色产业奠定了基础。襄阳市以虾稻共作、中国有机谷、襄茶产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优质粮油、农产品加工业、襄阳牛肉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为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让希望的田野“长”出的不只是农产品,还有一个个高附加值的富民产业。

创建了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实现资源开发和技术创新、恢复治理同步推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目前,襄阳市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19家、国家级绿色产品13类、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1个,整体水平位居全省第二。

如今,襄阳市推窗见绿、行路见荫、山林环绕、四季常青,绿色底色越擦越亮。

全民参与 携手共建美丽家园

三月,保康县马良镇成片的金黄色油菜花竞相绽放,与白墙红瓦的特色民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田园胜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踏春赏花。

近年来,保康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2014年,保康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随后,谷城县、南漳县也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枣阳市被命名为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市创建3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国家级生态村和73个省级生态乡镇(街道)、550个省级生态村(社区)。

全市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深入推进,村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建设了一批村容整洁环境美、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无废城市”建设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这几年,我市全面推行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不断激活“无废城市细胞”,通过打造“无废学校”“无废社区”“无废企业”“无废机关”等“无废城市细胞”,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提高固体废物收运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能力,提高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推行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完善生态环境议事公众参与制度……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正逐步形成。

生态美了,产业兴了,市民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日常出行多选择公共交通或步行;到超市购物自带环保购物袋,随身携带便当盒;垃圾入篓、随手关灯、节约用水……

守护绿水青山,襄阳蹄疾步稳。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持久攻坚战,襄阳步履愈加坚定、思路愈加清晰。建设生态文明家园,襄阳,一直在路上!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神木市鑫轮矿业有限公司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神木镇三道沟村

技术支持:中国榆林煤炭网  陕ICP备15016474号-2   网站管理   邮编:71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