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供需统筹、有序替代,统筹可再生能源供给与重点领域绿色能源消费,加快推进增量替代,稳步扩大存量替代,稳妥推动可再生能源有序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协同融合、多元替代,协同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农村等领域融合替代,经济高效推进发电、供热、制气、制氢多元发展和替代。
“十四五”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取得积极进展,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1亿吨标煤以上。“十五五”各领域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有力支撑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
9月份我国规上工业发电量80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科学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开发。就近开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加快提升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估、功率预测、智慧调控能力。
推进构网型新能源、长时间尺度功率预测等新技术应用。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天然气和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积极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促进地热能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推动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等规模化利用。推动建立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协同互补、梯级综合利用的供热体系。
加快可再生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柔性直流输电、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等先进技术迭代,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电网。加强可再生能源和电力发展规划的衔接,推动网源协调发展。推动电网主干网架提质升级,加强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优化调度控制,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电力。
持续优化配电网网架结构,加快配电网一、二次融合和智能化升级,优化配电网调度机制,提升配电网灵活性和承载力,支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加强热力、燃气管网及氢能供应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强化管网互联互通,就近接纳更多非电可再生能源。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林卫斌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电源结构需要深度调整,而且是在用电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下的深度调整。
他认为,一方面要做好加法。大力发展风、光等新能源。预计到2060年,风力、光伏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占比将超过60%。要积极有序发展其他非化石能源,预计到2060年,水电、核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为10亿千瓦左右。
另一方面要做好减法。在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前提下,煤电有序退出主体电源地位。预计到2060年,煤电装机4亿千瓦左右,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降低到5%左右。
《指导意见》提出,多元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加强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推动自备电厂主动参与调峰,优化煤电调度方式,合理确定调度顺序和调峰深度。研究推进大型水电站优化升级,有序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加强新型储能技术攻关和多场景应用。推进长时储热型发电、热电耦合、中高温热利用等光热应用。鼓励生物质发电项目提供调峰等辅助服务。
林卫斌告诉记者,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出力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这就要求大幅度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以保障发用电曲线相匹配和电力供需平衡。
系统调节能力建设需要多措并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火电,涉及火电新建、改造和退出等问题,推进煤电、气电向支撑性和调节性电源转变。
第二是储能,包括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和氢储能等,预计到2060年,各种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5亿千瓦左右。
第三是用户侧资源,通过用户侧资源参与系统调节,调节发用电曲线,更好地保障电力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