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九十月份的积极囤煤后,在秋末冬初的用煤淡季,终端用户需求萎靡是意料之内的事。尽管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华东、华南地区气候适宜,民用电负荷不高;叠加非电行业临近错峰,对市场煤需求偏弱,对煤价支撑减弱。除少量刚需外,用户非低价不采购,港口煤价在国庆过后连续上涨三天后,就骤然下跌;随后,刹不住车了,呈节节败退之势,煤价从节后的1050元/吨跌至990元/吨。
目前,正值用煤淡季,电厂机组检修,日耗偏低,终端采购需求冷清;国庆节过后至今,煤价下跌了60元/吨,煤价跌幅似乎不大,但大家却看不见底部。有贸易商判断:煤价要跌到950元/吨,也有人说要跌到900元/吨,正所谓“众说纷纭”。那么,冬初的煤市究竟何去何从呢?煤价何时止跌呢?
十月的下半月,煤价一路下滑,但跌幅并不大。市场利好因素有,首先,前期产地事故频发,安监趋严,促使贸易商对市场煤供应趋紧的预期提高;其次,坑口部分产区报价相对坚挺,矿区产量有限,暂无出货压力;再次,用于提交印尼驳船许可证系统出现问题,部分煤炭外运受限。但港口市场利空因素也不少,且利空多于利好。首先,大秦线恢复后,港口调入量急剧攀高,环渤海八港库存升至2500万吨,较大秦线检修前的增加了385万吨。部分贸易商对节后市场期望过高,以为节后煤价大涨,在国庆节期间大量囤煤;而需求转淡后,高库存却压制了煤价的反弹。其次,正值用煤淡季,电厂机组检修,日耗偏低,存煤可用天数高企。叠加部分非电行业临近错峰生产,维持少量刚需,对高价煤接受度下降。再次,能源集团等主力煤企和魏桥、粤电等电厂相继下调接货煤价,部分贸易商按当日指数或靠泊日指数下浮5-10元/吨出货。在煤价下跌的情况下,电厂纷纷推迟采购,等待煤价触底再议。
十一月份,正值冬季的前半程,利空、利多因素均在;上旬,市场利空多于利好,中下旬,市场利好因素增多,煤价存在翻盘机会,但属于震荡行情,绝无大幅反弹机会。但是,冬季的利好因素还是不少的,经济复苏加快,叠加国际煤价上涨,促使市场煤价格重心将较前期略高一些;预计港口实际交易价格的最低点将高于6月2日的750元/吨,也会高于8月17日的800元/吨。尽管目前的下游客户采购情绪低迷,短期内煤价或将维持震荡偏弱运行;但冬储、“迎峰度冬”以及工业企业冲刺全年目标,市场行情依然可期,煤炭需求不会太差。11月份的市场喜忧参半,煤价重心不会很低,预计港口煤价在950元/吨附近止跌,肯定不会跌破900元/吨。
从需求侧看,预计11月份电力行业耗煤不会太差。首先,尽管“金九银十”效应逐步消失,建材、化工等行业开工呈季节性下降,但工业用电仍会对耗煤带来很大帮助。前期出台的保经济政策将发力,有些政策会逐步落实到位,利好于工业生产,尤其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动能产业等用电量快速增长,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建材、化工等传统行业耗煤的减量。其次,在安检和冬储预期下,产地煤价保持坚挺,对港口煤价带来强有力的支撑。再次,进口煤或有减量。近期用于提交印尼驳船许可证(LHV)的系统出现短暂中断,虽然目前已恢复,但印尼煤出货仍存在不确定性,供应偏紧的状况或将持续一段时间;叠加印度等亚洲国家需求旺盛,或造成印尼煤流入中国市场出现减量。北方入冬,俄煤出货效率降低,后期俄煤进口量也将有所减少。因此,冬季,进口煤出现减量的可能性较大。但国内长协供给增加,各大运煤大通道开足马力,供需环境趋向宽松,煤价也难有大涨可能。
入冬后,随着气温的下降,特别是北方地区全面进入供暖期,居民用煤用电需求将呈季节性增加,产地市场仍会再度活跃起来。此外,大秦线部分运量抽调至沿线电厂,叠加发运倒挂,贸易商减少发运,流向环渤海港口市场现货减少,港口成功去库。而主要水电区域进入平水期,发电量环比将明显减少,对火电的替代作用减弱。综上所述,火电需求增加,日耗缓慢恢复,电厂加快去库;才会促使11月中下旬,煤炭市场将明显转好,电力行业耗煤环比有增加趋势,煤价必然会止跌企稳,并进入震荡行情。
冬季的电煤需求将有所增加,各环节煤炭供应继续维持高位,煤炭市场供需双强,将支撑煤价偏强运行。此外,哈马斯-以色列冲突,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飙升;随着战势升级,使以色列甚至中东其他国家向欧洲出口天然气受限,发电商可能会增加电厂机组运行,提高煤炭消耗,刺激年终岁末,煤价出现上涨。
来源:秦皇岛煤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