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3月5日电 山西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2025年3月3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倡议书:为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维护煤炭市场平稳运行,向全行业煤炭企业发出倡议:一是严格执行电煤中长期合同,确保合同履约兑现;二是有序推动煤炭产量控制,维护生产供需平衡;三是推动原煤全部入洗(选),提高煤炭清洁生产水平;四是发挥好进口煤补充调节作用,有效控制劣质煤进口量;五是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强调电煤长协履约,保障煤炭消费的基本盘。煤炭中长期合同是合同期限较长,数量和履约进度明晰,价格机制和运输方式明确的煤炭购销合同,并接受政府指导和监管。根据《关于做好2025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2025年发电企业中长期合同签约量仍要求不应低于其电煤需求量的80%,煤炭企业签约任务量要求自有资源量的75%,长协供需仍是煤炭市场的“压舱石”。截止2月底,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参考价701元/吨,而2月秦皇岛港动力煤年度长协价691元/吨,两者价差大幅缩小。严格长协履约要求,有助于避免煤炭市场大幅波动,长期来看对煤、电双方均有益。从安全、环保、进口三个角度倡议合理控制煤炭供应增速。首先,《倡议书》建议从安全生产角度出发,煤炭企业主动调整生产节奏。2023年煤炭行业在保供有要求但新产能投入时间周期长的背景下,通过核增产能等手段释放产量,客观上确实造成了煤矿事故发生率的提高,随着中部地区及山西煤矿采深增加,安全生产仍然需要加以重视。第二,从环保角度,推动原煤全部入洗(选);2023年大型煤炭企业原煤入洗率仅69%,推动入洗率提升在减少煤炭运输过程的污染的同时,客观上将减少港口疏港压力,缓解供需矛盾;第三,从煤炭进口角度,倡议严控低卡劣质煤炭进口和使用,维护煤炭进口秩序;2024年我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速1.3%,但煤及褐煤累计进口同比增长14.4%,且其中低卡褐煤进口增速达16.69%,对国内煤炭供需平衡产生了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