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炭储量
●煤田:指在同一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布较连续的广大含煤区域。
●煤系:指在一定地质时期连续沉积形成的一套含有煤层并具有成因联系的沉积岩系。
●煤炭储量:经过一定的地质勘探工作,确定符合国家规定的储量计算标准,并具有一定工业开发利用价值的煤炭资源量称作煤炭储量。
●矿井储量:指在矿井井田边界范围内。通过地质手段查明的符合国家煤炭储量计算标准的全部储量, 又称矿井总储量。
●煤炭资源/储量的分类依据包括: 可行性评价程度、 经济意义、地质可行程度。
●煤炭资源/储量的可行性评价程度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种。
●煤炭资源/储量的经济意义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四种。
●煤炭资源/储量的地质可靠程度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四种。
●根据煤层厚度和结构在井田范围内的变化大小,将煤层划分为稳定煤层、较稳定煤层、不稳定煤层、极不稳定煤层。
●煤层倾角小于 25°的属于缓倾斜煤层,大于 45°的属于急倾斜煤层,介于两者之间的属于倾斜煤层。
●与煤共生或伴生的有益矿产有: 油页岩 、 煤矸石 、菱铁矿 、黄铁矿等。
●一般地区煤炭煤炭储量计算标准有:最低可采厚度、最高可采灰分、最低发热量、最高可采硫分。
●煤的工业用途有:炼焦用煤、动力用煤、炼油用煤、气化用煤、腐植酸用煤、液化用煤、其它用煤。
●我国煤工业分类方案中,依照煤变质程度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十四大煤种是褐煤、长焰煤、不黏煤、弱黏煤、1/2中黏煤、气煤、气肥煤、肥煤、焦煤、1/3 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无烟煤。
2、煤炭地质勘查
●地层单位符号:震旦纪(Z)、泥盆纪(D)、侏罗纪(J)、 第四纪(Q)、寒武纪(∈)、石炭纪(C)、白垩纪(K)、 奥陶纪(O)、二叠纪(P)、古近纪(E)、志留纪(S)、三叠纪(T)、古近纪(E)、新近纪(N)、第四纪(Q)
●根据构造形态、断层和褶曲的发育情况,及岩浆岩的影响程度,将井田的构造复杂程度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类。岩层的产状要素包括走向、倾向、倾角。 褶曲的要素有核部、翼部、翼角、轴面、顶角、枢纽、轴线。
●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划分为预查、 普查 、 详查、 勘探四个阶段。煤田普查与勘探的技术手段主要有:遥感地质调查、地质填图、山地工程、钻探工程和地球物理勘探等五种。地质填图主要适用暴露式煤田、或 覆盖层厚度不大的煤田。
●全掩盖式煤田普查:
①在普查时,可要根据省、市、自治区煤田或矿区预测图所圈定的预测区及找煤成果进行,也可运用找煤先决条件推测的可能范围,进行大面积小比例尺的综合地质填图。
②采用重力、磁法、电法等一种或多种地面物探工作相配合,大致圈出含煤地层的分布范围,埋藏深度,并指导钻探工程的布置,以难证含煤地层与有工业价值煤层的存在。
③在以上基础上,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一定间距的普查线,并与物探测线尽量重合。
④在被确定的勘探线,应获得连续完整的剖面,以揭露和控制普查区的基本地质情况,指导全区勘探工程布置。
●暴露式煤田普查:
以地质填图为主,配合山地工程和老窖调查,做好地表地质工作;结合钻探工程,进一步了解中、深部含煤地层分布区的构造情况和煤层赋存情况。其具体工作步骤是:(1)实测地层剖面,建立地区标准地层柱状。(2)地质填图。(3)生产矿井及老窑的调查与资料的收集。(4)钻探工程的布置。
●山地工程:在地质测量过程中,工作区被不太厚的表土层覆盖时,为了查明表土层下煤系、煤层、煤质及地质构造等,以便使地质资料正确可靠,而利用人工方法揭露这些地质现象的工程称为山地工程。山地工程包括: 探槽、 探井、 探硐 等。
●勘探工程的施工顺序,应按照由已知到未知、 先地面后地下、 先浅后深 、由稀而密 的原则安排,同时也必须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和运用。
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勘探工作一般按如下顺序:
①对于掩盖式煤田,首先要进行地面物探工作,在此基础上布置整个勘探区的勘探工程。
②暴露式或半掩盖式煤田,首先进行地质填图,局部掩盖不厚的地区,可运用山地工程、厚掩盖的地区应运用物探工程取得地质资料,在此基础上布置勘探线和钻孔进行勘探,施工顺序按由稀而密原则进行。
③在地产产状平缓的地区,应按“+”字形剖面线布置。
④勘探工程一般总是由少量主导勘探线开始,再施工两侧基本勘探线,最后施工辅助勘探线或线间工程点。勘探线上的工程,应首先施工浅部或中深部钻孔,后施工深部钻孔、水文孔和水源孔。
●钻孔测井能解决哪些地质任务?
答:划分和确定孔内岩、煤层的深度、厚度和煤层结构;煤层的若干煤质指标;确定含水层 的层数、厚度、深度、涌水量;第四系冲积层的分层岩性;基岩接触面的位置、深度; 破碎带及断层的位置,断层的性质、断距;岩层产状;钻孔技术检查资料(井径、井斜、井内事故);检查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赋存;其它有益矿产的厚度、赋存深度等情况。
●勘探工程的布置系统指勘探工程在平面上的排列形式,在煤田普查与勘探中,一般采用勘探线 系统、勘探网系统、复合勘探系统。
●勘探程度:指勘探区(井田)在建井设计以前对煤炭资源的地质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的研究和查明程度,它是评价和检查勘探工程程度、评价矿井设计使用的地质资料可靠程度的重要指标。
●勘探深度:指勘探区的深部边界,即勘探区技术储量和评价的深度。勘探深度不是指每个钻孔的施工深度,但一个勘探区内应有少量钻孔达到这个深度;勘探深度不等于开采深度,一般要大于开采深度。按照施工的深度,钻孔可以分为 浅孔 、 深孔 ;按照钻进的方式,钻孔有 直孔 、定向斜孔。
●勘探工程密度:是以基本勘探线间的距离大小或每平方公里面积内勘探工程点数来衡的。勘探工程密度的确定方法主要有:勘探经验法与类比法、 探采对比法 、稀孔法 、数理统计法。
●勘探线布置的基本原则:
(1)勘探线应与岩层走向或褶皱构造线方向垂直进行布置;若不垂直,其与倾向交角小于15度。
(2)勘探线方向不因地层走向的局部改变而改变。
(3)详查、勘探阶段在布置勘探线时,应尽量利用以往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布置的勘探线,减少剖面上新增工程量。
(4)勘探线布置应尽量与物测线位置重合与一致,以利钻探和物探资料的对比和解释。
(5)勘探线的布置应尽量避开不利于施工的地段。
(6)主导勘探线的布置,一般应在井田中央或井筒附近,以及在勘探区内地质构造具有代表性的地段。
3、矿井地质勘查
●生产矿井常用的地质图件有地形地质图、地质剖面图、水平切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煤层立面投影图、地层综合柱状图、煤岩层对比图等
●根据岩层与煤层的位置和其垮落的可能性差异,煤层顶底板可划分为老顶 、直接顶 、 伪顶 、 伪底 、 直接底、 老底 六部分。
●掘进巷道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
●矿井充水:采矿过程中,一方面揭露过程破坏了含水层、隔水层和导水断层,另一方面引起围岩岩层移动和地表塌陷,从而产生地下水或地表水向井筒或巷道涌入的现象,称为矿井充水。矿井充水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含水层水、老窑水及采空区积水。
●含水层:指那些既能储存重力水又能让水自由流动的岩层。地下水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隔水层:指那些既不能给出又不能透过水的岩层。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有煤层厚度、构造、陷落柱、淤泥带、岩浆侵入体、 矿井瓦斯、煤层顶底板、地温和地压等。
●岩溶陷落柱:指由于岩溶和坍塌作用而形成的镶嵌在煤系中杂乱无章的碎石堆积体。 当煤系下部存在较厚的可溶性石灰岩并发育地下水时,由于地下水长期对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而在石灰岩中形成大量空洞,溶洞规模不断扩大,顶板岩层在重力作用和其他因素诱导下向下坍塌,与此同时,地下水的活动又不断对塌落的岩石进行破坏,以化学或机械方式进行搬运,维持塌落空间,使坍塌由下至上不断发展,最终形成镶嵌于煤系地层中的碎石堆积体—岩溶陷落柱。 在井下探测陷落柱的方法主要有钻探、物探、巷探。
●褶皱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主要有:在褶曲构造转折端,煤层顶板较破碎、裂隙发育、压力增大,容易发生冒顶、片帮事故,给顶板维护带来困难;背斜转折端煤层瓦斯含量比较高,掘进巷道接近时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增大,通风管理不善容易发生瓦斯事故。向斜转折端可能成为储水构造,巷道掘进时常出现工作面涌水现象,给正常生产造成影响。
4、煤矿环境地质研究包括:
⑴煤矿原始环境地质条件和环境质量;
⑵煤矿生产活动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⑶煤矿环境地质灾害;
⑷煤矿资源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方法;
⑸煤矿环境地质监测和分析评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