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这个话题的缘起,可以追溯到《巴黎协定》。这个协定是全球各国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共同签署的一份重要文件。目前,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承诺实现碳中和,这些国家加在一起覆盖了全球将近9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90%的人口和90%的GDP。可以说,碳中和是对未来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一件大事。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碳呢?因为碳的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2023年,已经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且按照目前的趋势,这个纪录很可能还会被继续刷新。气候变暖不仅仅意味着我们冬天不用穿那么多衣服了,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全球气候系统的紊乱,导致越来越多的极端气象事件频发。比如南方的高温酷暑、北方的强降雨以及像郑州那样的特大洪水,这些气象灾害不分地域、不分国家,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应对气候变暖、实现碳中和,不仅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更是为了保障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在这场全球性的绿色转型中,新能源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阶段,支撑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还是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然而,化石能源是有限的资源,按照现在的消耗模式,大概200至300年就会用光。而且,化石能源的分布极不均匀,排在前五位的储量国占据了全球四分之三的煤、三分之二的油气。这种分布不均不仅影响着全球经济发展格局,还与地缘政治甚至战争息息相关。
相比之下,新能源如风光能源则具有巨大的潜力。国际能源署的分析显示,风光能源足够满足全球人类的能源需求,并且是成倍、十倍的够用。一旦我们实现了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就可以消除对化石能源枯竭的担忧。
然而,要实现新能源的广泛应用,还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核心技术的创新。虽然新能源的潜力巨大,但目前整个技术体系商业化还差了一大块,需要全球共同的努力来解决。其中有五大技术支柱:硅能、储能、氢能、智能和零碳非电能源技术。目前相对成熟的是以光伏为代表的硅能技术,但储能、氢能和智能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突破。
在储能方面,虽然大家非常重视,但商业化程度还比较低。氢能是未来的重要方向,但目前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智能技术则涉及电力系统的改造和升级,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供电系统,面临着从高比例的化石能源改造成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挑战。
值得骄傲的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光伏和风电为例,中国的装机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包括海上和陆上风电以及光伏发电和太阳光热发电。在新能源车方面,中国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纯电动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增长速度飞快。
此外,中国在新能源技术的专利申请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原来中国的专利申请比例排在全世界第五位,现在已经跃居第一位。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实力。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关键材料的供应问题。新能源装备的制造需要大量的关键材料,而这些材料的开采和加工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关键材料的循环利用和回收利用工作,降低对原材料的依赖和消耗。
要实现碳中和和新能源的广泛应用,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双碳”行动的支撑体系。这包括市场机制、标准体系、数据支撑和规制保障等方面。
市场机制方面,我们需要建立碳市场,通过市场手段来推动企业的减排行为。目前,全球已经有30多个经济体建立了碳市场,中国也在积极推进碳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标准体系方面,我们需要制定和完善与碳中和和新能源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全球碳中和事业的发展。
数据支撑方面,我们需要建立全面的碳足迹数据库和算法体系,为企业的减排行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减排效率,还可以降低企业的减排成本。
规制保障方面,我们需要加强政府对碳中和和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推动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企业切实履行减排责任。
展望未来,我对中国在新能源和碳中和领域的发展充满信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我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在全球碳中和事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也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这场绿色转型的顺利进行,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本文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在第二届中关村卓越工程师发展论坛上的发言,光明网记者宋雅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