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国家能源局近日下发的《2019年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点》(下称《工作要点》)提出,将开展巩固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成果专项督查抽查,加快出清违规产能,统筹去产能和保供应,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小型企业。
去产能优产能新阶段
“去产能”成为近年来煤炭行业的“关键词”。2018年,据国务院公布《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落实情况显示:2018年原计划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实际完成2.7亿吨。自2016年以来,煤炭行业累计退出落后产能8.1亿吨,提前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6年我国开启煤炭去产能工作。根据国务院的要求,2016年开始,要用三至五年时间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90.5%;2016年同比增长223.6%。此前2013年至2015年,煤炭行业持续低迷,企业利润总额连续三年同比下降44%—65%。
2018年是煤炭“去产能”的第三年,行业利润同比连续第三年增长。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2888.2亿元,同比增长5.2%。90家大型企业利润总和(含非煤)1563亿元,同比增长26.7%。
2018年我国煤炭产业能够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煤炭行业分析师贾先生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指出,一方面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另一方面得益于煤炭行业的自身发展。具体看来,我国煤炭行业开放合作加速有序推进;煤炭企业发展方式得到有效改善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等。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目前“十三五”煤炭去产能主要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产能减少至2.2亿吨/年以内,接下来,煤炭行业将由总量性去产能转向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去产能。
记者注意到,随着煤炭行业“全面转入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新阶段”,防过剩产能复产依然是《工作要点》提出的首要任务。
《工作要点》强调,坚决防止已经退出的产能死灰复燃,确保财政和审计检查发现的各类问题整改到位。巩固治理违规建设煤矿成果,进一步规范生产建设秩序。全面转入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新阶段,进一步提高职工安置和资产债务处置质量,加快推进企业改革重组和行业结构调整、布局优化、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基调,煤炭行业从总量去产能步入结构性去产能优化产能新阶段。卓创资讯分析师荆文娟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2018年以结构性优化产能为主,加快建设先进产能,扩大优质增量,不断提升煤炭供给体系质量。2019年去产能工作将继续稳步推进,坚定淘汰落后产能、增加优质产能。
“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将对煤炭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贾先生称,首先,将进一步稳固煤炭供需关系,有利于煤炭价格趋于稳定。其次,煤炭行业结构将得到优化,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此外,可有效提升煤炭产业资源利用率,在煤炭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后,矿产资源开发会逐步向中大型、实力雄厚的优质矿源集中,煤炭产能虽然有所放缓,但资源利用率将会明显上升,同时,矿产质量随之提升,进而有效加强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据《中矿(北京)》中国煤炭产业经济景气指数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已经累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近7亿吨,产能过剩问题基本得到化解。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指出,去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煤炭产业能够延续平稳运行态势实属不易。2019年煤炭产业形势稳中向好,但稳中有变,值得重视。
煤炭保供进入“施工蓝图”
煤炭保供再次进入煤炭行业的“施工蓝图”。2018年我国原煤产量有所增长,而进口量也在同步增长。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煤炭净进口2.76亿吨,同比增长5.2%,为近四年来最高水平。
荆文娟分析指出,从我国煤炭供应情况来看,政策显效,煤炭供应量持续增长。2018年全国煤炭产量36.8吨,同比增长6.8%。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以来,煤炭行业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生产重心逐步向晋陕蒙地区集中。2018年三省区共生产煤炭24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69%。
《工作要点》提出,要统筹做好去产能和保供应等工作。有关省(区、市)要结合资源供给和煤炭运输通道建设投运等情况,在确保煤炭供应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统筹制定去产能实施方案,合理把握去产能力度和节奏。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教授邢雷表示,对煤炭行业有保有压很重要。南方煤矿煤质差,地质条件复杂,产量小,储量所剩不多,因此要逐步退出。以后产能主要集中在三西地区,以晋陕蒙为主,这些地区煤质好,地质条件好,产量大,有望成为我国先进产能地区。
目前我国在煤炭保供方面仍面临一定的挑战。荆文娟表示,一、新增产能投入生产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二、在煤矿事故频发的背景下,主产地安全检查力度毫不松懈,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煤炭产量的释放;三是进口煤的限制也将会在特殊时期如用煤高峰季影响局部区域的煤炭供应。
同时,《工作要求》指出,保供难度大的地区要制定完善可操作、可落实的煤炭保供方案,去产能任务安排要充分考虑地区煤炭供应实际和接续资源运力落实情况,通过与主要产煤省区和大型煤炭企业签订合作备忘录、电煤供需合同、开展产能协作、建立生产基地等方式,形成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主要产煤省区要加快释放优质产能,组织做好均衡生产,不得集中停产,避免影响煤炭稳定供应。
记者注意到,我国在做好煤炭保供工作的同时,也在加强应对用电高峰时段的电力保障工作。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发布2022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政策禁止新建自用煤电项目的省份数量继续缩减,“增强电力(热力)供应保障能力”首次进入预警文件。
围绕保供,《工作要求》指出,按需推进煤电应急工作,在积极稳妥化解煤电过剩产能的同时,为妥善应对高峰时段电力缺口,进一步提高电力、热力应急保障能力,切实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热力的可靠供应。根据《煤电应急备用电源管理指导意见》、《关于煤电应急调峰储备电源管理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指导督促各地区落实文件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按程序合理安排煤电应急备用电源和应急调峰储备电源,并做好相关工作。
岳福斌表示,《研究报告》建议煤炭产业发展要立足于世界经济处在变局这一时代背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五大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