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912-3510400
环保
榆林煤炭网
您的位置:榆林煤炭网首页 > 环保 > 正文

中国碳中和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思考

日期:2024-04-24 来源:中美碳中和 责任编辑:张富娥

中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而,当前的技术储备与研发力度离支撑目标的实现还有很大差距,具体体现在:

(1)低碳科技总体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我国在低碳科技创新基础研究方面投入少、能力不足,尚未形成技术源头。同时不同领域的发展水平差距大。以能源领域为例,我国的光伏、水电、煤化工、钢铁长流程等领域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储能、氢能、钢铁短流程等技术发展相对滞后。推动技术系统化、工程化、产业化的高附加值能源科技装备国产化率低,高性能、高技术含量能源装备产品的设计、制造能力与国外差距较大,仍以引进、仿制为主。

(2)低碳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仍不完善。碳中和提出以来,虽然社会各个层面就如何实现双碳目标掀起了一股思潮。但是总体来说,国家层面针对如何科技创新,未能发挥战略主导作用。各个领域各自为政,甚至各说各话,从国家层面尚未有一个统一、科学、公允的声音和态度。国家层面对碳中和相关的重大政策尚缺乏深入研究和论证,政策落地不确定、不稳定和不持续。碳中和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缺乏建立一个系统、高效且能够调动和融合各个领域协同创新的机制。同时,低碳科技推广与市场衔接力度不够,缺乏促进科技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以及产业政策、法规保障,导致研发向应用转移的动力不足,创新价值链还未形成。

(3)低碳科技创新投入仍然不足。我国低碳科技投入不足。以能源领域为例,能源研发投入、政府研发投入占全国研发投入比例均在下降。能源企业更多地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直接购买国外技术实现低水平技术升级。能源工业中用于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经费极少,大部分经费用于自主创新含量不高的技术改造和
技术引进。

(4)低碳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针对低碳科技创新产业总体规模在不断扩大,科技人员不断加入,基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离需求水平还相差甚远。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创新载体的数量少,缺乏整体的战略部署,创新载体的特色不明显,定位和侧重重复交叉,同时国家对创新载体缺乏持续稳定的支持。

碳中和愿景下加大科技支撑作用的政策思考

        一是深化跨技术、跨能源、跨领域的顶层设计。坚持全国一盘棋,建立科技部牵头的跨部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各领域战略科学家的群体智慧,广泛开展前瞻性的交叉学科研讨,准确把握未来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前沿科技发展方向,形成动态的碳中和科技创新顶层设计蓝图。

        二是加强科技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能源战略研究。在国家碳中和顶层方案的大前提下,依托科技计划五年实施周期,放眼长远做好中长期控碳、降碳、低碳和零碳能源科技战略规划,持续滚动推进非碳基能源技术迭代,深入研判经济性与生态友好性兼顾的多场景技术路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三是加快新技术新模式试点示范应用。系统分析双碳目标下节能降碳技术需求,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场景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在试点中形成与推广成熟技术,形成在研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的研发、转化和落地应用。

        四是积极推动形成低碳技术市场化运作的体制机制。深入研究市场导向型的减排政策,开展净零技术经济学研究,深入研究碳中和对科技创新的倒逼和激发作用、科技创新对未来能源和工业体系的重塑功能,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有效协调技术政策与财税和投融资政策,建设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激发低碳技术创新,鼓励和引导低碳技术产业化应用,逐步提升净零技术在经济社会向碳中和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是推动碳中和人才队伍的系统和长远布局。针对“双碳”目标组建专门的技术创新和政策研究的人才队伍,加大对优势科研机构和团队支持力度,建立稳定支持机制,完善技术创新攻关主体布局,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科技信息资源平台,深入推进各个领域的交叉融合,特别要加强碳中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六是深化国际创新合作,推动技术交流合作共赢。促进多边机制与双边合作框架下碳中和科技创新,积极推动将碳中和技术创新纳入与主要国家双边科技合作框架的优先领域。推动和深化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知识共享与技术转移,搭建技术转移平台和数据库,对接国际绿色低碳/脱碳转型技术需求与供给,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双向流动。

友情连接